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10章,神舟飛船首發




    錢學森:“可別忘了長5、長6這兩個項目也快出來了。一個是超大火箭、一個是大火箭。”



    唐華:“那能不能順序稍微變換一下,長6先給弄出來,它大部分場合能替換長3捆和長4捆,但是比這兩‘捆’便宜。”



    錢學森:“設計的時候長5、長6是同步進行的,但是生產製造本來就是長6先行,長6箭體制造的絕大部分技術是現有的,長5就有不少缺項要補。”



    長征-5和長征-6都是用NK-15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火箭。長征-5是個直徑7米的大變態,第一級9臺NK-15發動機,不帶助推器,用來發射第二代和第三代空間站。



    長征-6平平無奇,直徑4.2



    米,第一級4臺NK-15,基本型不帶助推器,近地軌道運送能力也到了10噸往上,結構簡單,比長征-3K4耗費的工時少、價格便宜。



    而且長征-6也可以發展成帶2個助推器或4個助推器的變型,適應不同重量的衛星。



    按照唐華的規劃,長征-3K4以後就只剩長征-3K4F了,專門用來運送航天員,衛星的發射任務要轉移給長征-6。



    ……



    “1分鐘倒計時。”



    “……5,4,3,2,1,點火!”



    晚上7時10分,火箭的主發動機和助推器噴火,攜帶著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的無人試驗船升空。



    在冬季明亮的夜空中,火箭越飛越高,漸漸隱沒在高空。這時候,電視臺導播把畫面切換到了發射控制中心。



    新改過的發射控制中心現在有了大屏幕——雖然還不是液晶的,但是用背光牆+投影的方式,也可以把長征-3K4F的飛行軌跡在世界地圖上顯示出來。



    此次發射不是中國運載火箭發射第一次電視轉播,但是是第一次在火箭發射直播的時候拍攝發射控制中心內的場景。



    為了滿足電視拍攝的需求,太原中心的工作人員此前還檢查了好幾次大屏幕上的信息,確保沒有什麼不該顯露的參數被標記在了上面。  “第二級脫離,順利入軌了。”錢學森鬆了一口氣,“有個遠望一號在巴新站崗,就是不錯,可以一直跟蹤到航天器入軌。如果咱們是遠望一號到遠望四號一整隊,那就更好了。”



    唐華:“實際上……我想用衛星代替航天測控船……”



    ……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NASA總部。



    NASA的高層今天的興趣點並不在中國發射自己的第一艘載人飛船試驗船,而是在通信衛星。



    “中國人發射了一顆‘亞太星’,上個月他們又發射了一顆什麼?美洲星?”



    詹姆斯·韋伯,肯尼迪上任後提拔的NASA局長,在約翰遜時代繼續當他的局長。現在詹姆斯·韋伯正為同步通信衛星的事情惱火。



    “不是美洲星,中國人把它叫做‘大西洋星’,意圖就是為了染指北美與歐洲的越洋通信。”



    韋伯:“除了動用國會,我們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秘書:“中國的‘大西洋星’通信信道量數太可怕了,而且據他們的測試報告,通信質量、連接可靠性也極高。它一顆星能吸走現在所有的越洋電話服務,只有讓國會通過那個法案,才能挽救我們的衛星。以及我們的產業。”



    ……



    美國發射通信衛星時間其實比中國早,就是那顆錄播艾森豪威爾聖誕賀詞的SCORE衛星。同步通信衛星的概念也研究得很早,據說他們研究同步衛星通信的時間要從亞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說算起。



    1959年初,NASA開始研究地球同步衛星的概念,去年也就是1963年2月,美國發射了Syn-1同步通信衛星,衛星升空後無應答,成了一塊磚。6月發射了Syn-2,這回衛星正常了,但是定位失誤,它的軌道仍然有傾角。



    所以Syn-2是一顆同步但不靜止的通信衛星,它在天上不是固定不動,但也不是咻-咻-咻亂飛,而是在北美地區用戶的頭頂某一個區域跳8字舞。



    這就苦了原定的通信衛星用戶,我通信的大鍋都買好了,等衛星入軌之後讓大鍋指向某個角度,就可以開通越洋電話服務的,現在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