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第384章 第六十六章

    ……這個年輕農夫就這麼穿了一套葛布青衣下田了。

    太史慈看了兩眼才恍悟,“孔明!”

    “子義將軍,”諸葛亮笑道,“將軍何往?”

    子義將軍跳下馬,將韁繩扔給侍從,走了過來,“隨便走一走,散散心罷了,孔明這是在躬耕隴畝?”

    諸葛亮看了一眼自己剛剛在和農人鼓搗的東西,“將軍猜一猜?”

    這片田已經收割過了,沉甸甸的麥穗都被運了回去,留在地裡的只有零星麥稈,現下要重新用犁再犁一遍地,才能開始種粟米。

    太史慈將目光放在了那架長犁上。

    “和尋常犁鏵不太一樣?”他指了指犁轅,“如何選了一根彎木?”

    “陸將軍曾對我說……”

    太史慈突然豎起了耳朵。

    “她說以前在外面行走時,曾經見過一種很容易轉彎的犁。”

    太史慈摸摸自己偷著留出來的一點短髭,“轉彎?”

    諸葛亮比劃了一下這架新改良的農具,“因此我留了心,總想著試一試。”

    恍然大悟的太史慈看了看那架犁,又看了看一身農人打扮的諸葛亮,忍不住就樂了。

    “此非正道,你不去學宮讀書,倒在這裡玩耍,難道不怕你叔父知道嗎?”

    “我小心些。”諸葛亮狡猾地說道。

    對於漢朝的士人來說,“躬耕隴畝”是一件挺高尚的事,但它不高尚在種出多少東西,只高尚在士人淡泊名利,把腦子放空,專心於山野。

    所以很少有人認認真真地自種自吃,管寧算是一個,他在遼東名聲大盛,不僅有他開班給大家講課的緣故,能在自己家園圃裡好好幹活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但諸葛亮這個和“躬耕隴畝”又不太一樣,因為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自種自吃上,而是在各種工具的改良上。

    這就不太好了。

    這是工匠做的事,不是士人做的事。

    士人的注意力往小了說應當在明禮讓,治威儀上,往大了就是立功立德立言衝擊一下“三不朽”,而天天抱著農具研究很容易被詬病為雕蟲小技。

    “此非丈夫所為,若為人知,必受詬病,”太史慈勸道,“你雖未及冠,卻已有才名在外,莫說諸葛使君,辭玉將軍亦十分看重你,何必自專於此呢?”

    “在下幼時頑皮,常央求兄長出門時帶上我,他去求學,我則只為遊玩。那時陽都城的幾座市廛都十分熱鬧,不管我想要買一樣什麼東西,只要我求兄長替我買下,十步之內,必定又有一家更稱我心的攤鋪。後來我便記住教訓,每次去逛市廛,總要比較許久。”

    孔明摘下草帽,重新整一整頭巾,再換一身葛布直裾,穿上木屐之後,,除卻皮膚曬得有點黑,走在太史慈身邊的完全就是一位令人眼前一亮的世家少年了。

    他的聲音不疾不徐,帶著少年特有的清朗,但太史慈還是從其中聽出了一絲哀傷。

    “現在琅琊依舊清平繁華。”他說道。

    “與那時不一樣了,”諸葛亮說,“黃巾之後,許多人跟著黃巾走了,還有許多人被迫離鄉,再也沒有回來。”

    太史慈沉默著看了身旁的少年一眼。

    “我生平無大志,只想要看到一個天下清平,百姓無恙的大漢,”諸葛亮說道,“因此我年少時便想,我將來去向何方,要看世上缺什麼樣的人。”

    若是缺文臣,他就做文臣,若是缺武將,他就做武將,若是農人缺一架趁手的犁,他就想辦法去幫他們改一改。

    少年忽然停了下來。

    “太史將軍愁眉不展,是因為募兵之事嗎?”諸葛亮溫和地勸道,“這一仗早晚都是要打的。”

    “不錯,”太史慈說道,“但為什麼不能再晚一些呢?”

    這裡是他的家鄉。

    他一次次地帶走家鄉的兒郎們,再送回無數車糧米布帛,在失去了兒子、丈夫、父親的婦人號啕聲中告訴自己,他的確給了她們足以安身立命的撫卹,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的青壯年在見到這些孤兒寡母的財產後,羨慕地跑來應徵。

    但這場規模前所未有的戰爭仍然避無可避地要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