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不易 作品

第748章 大唐東西兩面受敵

    戴胄出列道:“吐谷渾人擅長養馬,若是往常,這馬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現在,電動車大量推廣,那馬匹似乎不怎麼好用了!且,他們雖然也種大麥、粟、豆,但數量太少,且氣候不適合太多作物!對於我們來說,除了土地外,沒有讓我們覺得好的地方!”

    言外之意是在說,不讓李世民吸納吐谷渾。

    這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因為他沒有特別好的東西可以給到大唐這邊。

    同時,還有其他人也發現了意見。

    有人說,吐谷渾不如倭國好。

    倭國還能種植作用,且氣候更加適合。

    因此,絕大部分人是拒絕吐谷渾加入大唐的。

    還有人說:“民族不一樣,民風更是差異極大,怎麼治理又是一個問題!”

    但李世民卻有不同想法。

    他道:“我們先不定論他有什麼,而是論如果我們不接收的話,那吐谷渾何去何從?他是否不再堅持,轉而投向吐蕃?如果是這樣的話,吐蕃人是否變得更加強大,從而擾我邊疆?”

    李世民站的高度不一樣。

    想的更加不一樣。

    這種事情都有兩面性,答應與不答應都會有不同的結果。

    且這是大事,一定要慎重,否則將會為自己樹立起一些巨大的壓力。

    如是那樣,那可就不妙了。

    李世民話一出,大家安靜下來了。

    這事是由李愔而起的。

    如果他知道吐谷渾想幹什麼,一定是有辦法解決的才是。

    所以,有些人想去問問他的想法。

    但李世民在這裡,誰敢離開?

    而此同時,有太監來報。

    “報,有幽州的來信!”

    “呈上來!”

    這個時候,幽州來信了?

    令李世民有些不解。

    同時,當信件呈上之後。

    他仔細一看。

    直接將信件甩在地上。

    “這些倭人真是膽大包天!”

    眾人不解發生了什麼事。

    房玄齡走過去,撿起了信件。

    一看,便唸了出來。

    大概的意思是,倭國與百濟、新羅、高句麗三國達到了某種協議。

    大概的意思是他們要結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