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6:工業互聯網帝國 作品

第218章 要得富先修路

  88年10月22日,粵東省鵬城市。

  首屆亞非拉工業發展論壇如期在這裡召開,和牽涉到太多政治因素的亞非拉萬隆會議不同,這次工業發展論壇完全是民間性質的。

  主辦方致遠重機甚至還邀請了部分東南亞和歐洲企業參展,當然,這些歐洲裝備企業能夠受邀參加,更多的是為了中國市場,楊墨邀請這些競爭對手參加論壇,一是為了避嫌,怕風頭太大被山姆大叔槍打出頭鳥,二是看看能不能吸引到中東石油土豪,誰又不想有幾個土豪朋友呢?

  個性張揚,揮金如土的中東王子,簡直是薩博汽車、徠卡相機最好的代言人……

  雖然是民間性質的論壇,可場面絲毫不遜色只有29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萬隆會議,獲邀參加論壇的國家,大多是由工業主管部門的部長級官員帶隊,整個代表團少則三五人,多則十幾二十人,這要不談成幾個項目回去,豈不是顯得自己很無能?

  最早抵達鵬城,參加亞非拉國家發展論壇的是中非小國剛果布。

  這個人口只有500多萬的非洲小國,十年前漢諾威工業品博覽會上,通過和致遠集團的合作,建成了簡單的工業基礎。

  後續雙方又在納貝巴附近共同開發了一箇中型鐵礦和一座露天煤礦,雖然這兩個項目,因為基礎設施方面投入過多,致遠集團至今未能收回投資,但已經讓當地政府看到全面工業化的希望。

  這次親自帶隊的正是楊墨的老熟人託尼薩蘇。

  一看到楊墨,託尼薩蘇就伸出手,用蹩腳的中文熱情的說道:“你好!我的老朋友!”

  楊墨用流利的英文微笑說道:“部長閣下,歡迎你來到中國,還記得我十年前跟你說過嗎?中國企業會成為你們剛果人民最好的朋友,我們的合作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加深!”

  託尼薩蘇豎起大拇指說道:“中國朋友好樣的!楊先生,我還記得你說過,中國有一句古老的諺語:要想富,先修路!這些年剛果政府在致遠和中國企業的幫助下,已經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修起了簡易公路,並在黑角和布拉柴維爾修建了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