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兵日記 作品

第69章改制完成

  人選自然是關注的焦點,結果老田有幸成為大唐第一任外廷樞密使,李光顏調任回京任副使,至此塵埃落定。

  第二道是取消秋防兵募詔。

  所謂秋防說白了就是秋天邊關加強防禦(秋高馬肥適合搶劫,歷朝歷代都有相關政策)。自安史之後,邊防壓力太大,朝廷沒辦法,只能命令內地州郡,每年輪流組織兵卒壯丁充實邊關。

  這種策略確實有效,幫大唐撐過了最危險的那段時間,可缺點也同樣明顯,內地州郡的士卒壯丁要長途跋涉去往邊關,不僅來回耗費無數,還因水土不服和氣候不適應等因素造成大量非戰鬥減員,而且無法與邊軍配合作戰,只能用來守城和搬運糧草,以及做送死的炮灰。

  近年來邊關無戰事,這種來回折騰的缺點被放大到了極致,地方上苦不堪言,邊關也被折磨的不行,都在不停的上書,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勞民傷財沒卵用,別折騰了。

  經過商量,朝廷決定正式取消秋防輪換兵募制,內地各州郡不再每年組織壯丁去邊關,只繳納一定錢糧替代兵募。

  第三道,邊關將士分地增餉詔。

  前些年顧不上,邊關將士過得實在是苦,而今終於輪到了他們。對邊軍士卒,將以分發土地田產免稅為主,以錢糧鹽布為輔,大幅提升其待遇。此事由各鎮將領主持,由戶部,都察院和樞密院官員監督,同時講武院學子開始進入邊軍,發現將校苛待士卒者,上報查實後嚴懲……

  這也是大唐軍制改革的最後一步,提升邊軍待遇,將邊軍與禁軍納入同一體系,有利於協調指揮。這一系列大調整,意味著元和改制基本完成,同時也意味著大唐正式結束了拿人命死守邊防的階段,所有人都明白,下一步便是戰略反攻了。

  就在詔令發佈的第二天,有年輕官員上書,隴右乃大唐故土,皇家宗祠所在,今卻淪為羶腥之地,此乃奇恥大辱,若不能收復,何以面對天下人,一時間群情洶湧。

  煩了伸了個懶腰,說道:“陛下,要逐步減少禁軍年節賞賜,多賜於邊軍,未來邊軍的軍餉不能比禁軍低,要讓大唐將士皆以戍守邊關為榮”。

  老李皺眉道:“若士卒不願為禁軍,恐京畿空虛……”。禁軍乃皇帝之禁衛,應該多拿錢,煩了竟然要重賞邊軍打壓禁軍,老李有些擔憂。

  煩了道:“陛下,無論邊軍還是禁軍,都是陛下的將士,不應厚此薄彼,邊軍多經戰事,必定精銳,禁軍若常駐京師,必定會懈怠,此禍亂之源頭。不妨遴選兵馬,輪流去往邊關歷練,或抽調數營兵馬於各軍對換,使邊軍禁軍合為一家,也使京師兵馬保持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