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兵日記 作品

第132章 一人哄三口

  煩了略一思索,遂道:“臣以為,武院之學,首重忠義,兵馬次之”。

  一句話讓老李和嚴綬精神一震,沒錯,對於武院學子來說忠誠才是第一位的,為陛下掌管兵馬,忠心比技藝還要重要。

  說了些填鴨式灌輸的手段,讓老李和老嚴連連點頭,年輕人猶如樹苗,你怎麼修他們怎麼長,武院學子就是要不停的修,防止長歪。

  待說差不多,話鋒一轉又道:“待學子打好基礎,便要分科,或掌兵將校,或梳理後營,或掌管軍法,或掌軍情文書,軍中職責需細分之,不可一人多職,還可設管營佐使一職,專佐校尉,勸解士卒……”。

  他著重講了安西軍中的佐使,這個文職雖然不管征戰,不掌軍法,但在營裡起到調節緩衝之用,不可或缺,而且這個人還能起一部分監軍作用,可以隨時監視主官。

  “待學子有所成,下一步便可派往軍中,熟悉軍中事務,查看其能,若優良,便可正式授予軍職,若不能勝任,可委副職,以待其成長……”。

  煩了把自己想到的要點都說了一遍,聽的三人如痴如醉,老嚴和李愬幾乎一字不漏的抄了下來,準備仔細研究後加以運用,老李更是連連點頭,許多建議粗看不太起眼,細想時卻很有味道,所有的建議都隱含一個目的,那就是使學子更忠於皇帝,且能有所制約。

  “陛下閒暇時可去院中多走動,第一批學子最好能早些肄業,去軍中查看得失,後邊也能做出改進”。

  老李撫掌笑道:“愛卿之謀,甚合朕意”。

  每一條建議都隱含深意,培養忠心的專業人才,有效監督,多接觸讓學子更忠心,早肄業不止能查看得失,還能更早派上用場……

  天近午時,老李今天特意安排了膳食,準備跟三人喝一杯,不想貴妃派了人來,說太子設宴,專門宴請楊舍人。

  楊舍人這個官號都抬出來了,老李只得放人,煩了趕去後宮哄姑媽和表弟。

  其實他心裡挺不是滋味的,一個人哄一家三口,實在是有些悲催。

  酒足飯飽,表弟拉著煩了衝向少陽院,“哥,我特意給你準備的禮物,你一定喜歡!”。

  煩了知道表弟的腦回路,心中隱隱有不祥的預感,待見到禮物,他發現自己的預感真的很準。

  表弟眉飛色舞的叫道:“哥你看!這六個全是寡婦,有三個還帶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