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兵日記 作品

第111章 新政令

  其次他有兵,城外駐紮了安西軍,他不怕有人鬧事,有大多數百姓支持,少量地主鄉紳也翻不起浪花。

  最後他有錢,整個山南東道的錢糧賦稅都歸他調派,他有足夠的財力做後盾,遷移幾千戶貧民毫無難度。

  待政令宣讀完,煩了起身道:“鄧州官吏,除朝廷俸祿,額外加兩等糧帛貼補家用,諸位且用心做事,凡有合謀不法,先斬糾曹!去做事吧!”。

  李德裕開始忙的腳不沾地,元九帶人開始第二次巡查,丈量土地的貓膩太多,還有僧尼寺廟多餘的田產,即將到來的遷民,僅靠鄧州糾曹根本管不過來。

  老牛和老白則對遷民的事最上心,正好官道兩側一人一面。

  煩了原想設宴給李德裕和老牛說和,沒想到他們都忙的見不到人,索性放棄,有機會再說吧。

  與月兒來到城外軍中,在營裡轉了一圈,士卒有些疲態,但也更加精悍。

  “路上沒事吧”。

  經過這些天的歷練,旭子對軍中上下已經非常熟悉,還根據實際情況做了些人事調整。

  “挺好的,至此沒有一起擾民之事,都能各司其職”。

  煩了點點頭,“不能鬆懈,只要幾件小事就能毀掉名聲”。

  無論個人還是軍隊,名聲實在太重要了,有好的名聲,做事能事半功倍,有了惡名卻要舉步維艱,名譽養起來艱難,毀掉卻很容易,需要長時間堅持才行。

  “休整十天,十天後兩營步軍去唐州駐守,魯豹帶一營馬軍一營步軍去桐柏縣(唐州東南與淮西交界),鬍子帶一營馬軍和一營步軍去慈丘縣(唐州與淮西中部交界),嚴守防線,不得出擊!”。

  二人起身領命。

  “只要淮西軍不過界就不許動手,有戰機也不許打,阿墨正在吳房佈置,鬍子跟他配合好,別壞了大事”。

  慈丘和桐柏是淮西前線,早點調兵馬過去能穩定民心,唐州更不用多說。

  二人連連應下。

  “勇子帶各營操練,不要懈怠,過幾天派兩個旅給老白和老牛,幫忙遷民,告訴他們對百姓和氣一些。

  旭子把鄧州軍整頓一下,願回家的放回去,願在軍中的單獨成營操練,那些稅吏也一起編進去,作為輔兵之用”。

  鄧州作為唐州後盾,山南道的糧草都要經過這裡,不能出一點差錯,安西軍主力要多住些日子,等到完全穩定後才能離開。

  待眾人離開,旭子道:“該給婆子他們討個出身,這回真出力不小”。

  十幾個窮書生帶著一幫手下已經完全適應了新角色,在軍中發揮了潤滑劑的作用,使得運轉更加機敏流暢,看似不起眼卻已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