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產業升級

 想明白了這點,隋會計看李陽的目光就越發親切了,原本他對李陽是長輩對晚輩的欣賞,現在他對李陽是看見了同類的狂熱。

 可惜這樣一個人才勢必不會屈居在一個小小的大隊,要不然村會計的崗位舍李陽其誰,難道是自己那個蠢兒子嗎?隋會計自己的良心都過意不去。

 又被老爹嫌棄的隋禮,此刻也在村口宅基地這裡看熱鬧呢,李爺爺教給大家怎麼做木頭架子,架子也沒有統一規格,每家的面積和房屋舉架都不同,尺寸沒法統一,大家都是種地的老手,方法告訴大家了,自己回家琢磨去吧!

 對於老李頭不藏私的舉動,眾人給予了高度讚揚,李爺爺笑呵呵的表示,“都是鄉里鄉親的,大家攜手努力,互幫互助是應該的。”

 李爺爺在心裡暗搓搓的想著:“哼!要不是我家大孫子說了,有多少菜他都能賣出去,種菜的人越多,產出的量越大,他的收益才能越高,我才不免費教你們呢!”

 大隊部這邊討論的差不多了,李陽開始圖窮匕見,抖出那張蓋著婦聯大紅章的推薦信,來了一個舉賢不避親,熱情舉薦吳知青,也就是他的大堂嫂吳敏,來擔任收購站的負責人,當然了,一個人估計是忙不過來的,他覺得隋禮就很合適,初中畢業,學歷夠用,人年輕,腦子也靈活,不怕髒不怕累,他一定能勝任這份工作的。

 隋會計沒想到還有他家隋禮的事兒,他剛才還為臭小子不能繼承他的衣缽,擔憂他會不會在家啃老,李陽這三言兩語的就把他兒子的工作問題給解決了?感覺有些玄幻。

 李陽賣力的推銷著他的大堂嫂和發小,雖說明面上是公對公,可實際上這可是他的私人產業,核心機密必須得掌握在自家人手中,至於搬搬抬抬,收貨送貨這些體力活兒,正好適合年輕力壯的隋禮,省的這哥們兒像個無業遊民二流子似的在村裡瞎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