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元朝末年 作品

第553章 閣主駕到

  現在徐達“一戰成名”,他未來面臨最大的競爭對手,當然也是這位成名的宿將。

  本來按照朱元璋的意思,他只是想削弱傅友德的力量,並沒有想將傅友德一棍子打死的意思。

  徐達則是往這個計劃裡面添加了一點“私料”,那就是讓傅友德的力量損失的更加嚴重一點。

  一開始攻城的時候,打主力受到損失最大的部隊,甚至是湯和所率領的鳳陽嫡系。

  這也讓一直對徐達有些忌憚的傅友德有些汗顏,看來還是俺老傅把人看低了。

  在攻打鎮江的時候也是賣力的許多,到時候一算下來損耗,他的部隊是最低的。

  豈不是擺明了出工不出力,讓朱元璋覺得自己“擁兵自重”,讓其他將領將自己看低了去。

  隨著戰場形勢的變化,鎮江的優勢確立了下來,徐達的“刀”慢慢地顯露了出來。小說

  傅友德開始攻打最為險峻的關隘,徐達的措辭也變得越來越緊迫,越來越嚴厲。

  這就是徐達的“陽謀”,等到確立勝勢的時候,徐達開始將傅友德的部隊推了出去當做“炮灰”。

  傅友德和鎮江打的越兇,那麼傅友德就再沒有其他的後路,而且大大削弱了傅友德的力量。

  如果傅友德在攻打鎮江的時候出工不出力,那就更好辦了。

  徐達順勢就可以將傅友德以“作戰不力”的理由拿下,永絕後患。

  同時也可以讓朱元璋對傅友德的忠心產生懷疑,看看吧,還是當初跟隨你鳳陽的“老人”可靠不是?

  這就讓傅友德陷入了左右為難的狀態,向前的話,部隊打沒了,他如何自保?

  向後的話,後面是虎視眈眈的徐達和朱元璋看著自己,自己再往後退,還能往哪裡退?

  如今朱元璋兩戰張士誠,一破張士德,再破張皓的話,世上還有誰能夠與之匹敵?

  沒有了後路的傅友德只能奮起餘勇,爭取早日拿下鎮江,結束這場“滴血”的戰爭。

  只是鎮江本就是易守難攻,再加上駐守在鎮江的部隊,乃是張皓最精銳的第二護衛營,這支張皓嫡系部隊的赫赫威名,早已經響徹江南內外。

  有道是聞名不如見面,只有一腳踢在石頭上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腳有多疼。

  這個時候,徐達大將軍也撕下了他笑容可掬的面孔,露出了鋒利的獠牙。

  在徐達認為朱軍已經確認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徐達對傅友德攻城的命令越來越嚴厲。

  尤其是明知道傅友德所部已經出現巨大傷亡的情況下,依然以“作戰不力”的名義催促傅友德進攻。

  部隊每天都是巨大的傷亡,屬下怨聲載道,士兵也出現了嚴重的厭戰和畏戰情緒,傅友德臉色陰森地坐在營帳之內,一雙磨著老繭的雙手緊緊地握著。

  這時候帳外侍衛的聲音傳來:“傅將軍,趙百戶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