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元朝末年 作品

第527章 張三丰問道


                 古代君王最為得意的功績莫過於封禪泰山,從秦始皇開始,每逢遇到什麼開疆拓土之類的大功勞,這些皇帝都會想著到泰山上向上天彙報一番。

  彷彿如果不到泰山,天上的玉皇大帝看不到他們的功績,也沒有辦法讓他們跟天上的仙人們混一個臉熟。

  古往今來,東漢的劉秀,唐朝的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還有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都幹過這樣的事。

  其實彙報是一回事,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只有封禪泰山,和上天有了有種感應,方能讓他們的正統地位更加牢固,也能讓他們更有底氣地說出他們是這個人間的“上天之子”。

  武當山自古以來都是道教的場所,也是香火最鼎盛的幾家道觀之一,自從張三丰在此創立了武當派,這裡更成為善男信女朝拜的所在。

  所謂祭山大典,雖然趕不上皇帝老兒封禪臺上這麼牛逼,但是以張三丰一百二十多的年紀,上百年的道家修為,誰敢說這樣的人間神仙不能與天上的神仙有一些交流?

  從古至今,大多大富大貴之人追求的最終奧義那就是問道長生,但是一眼望去,那些想要長生不老的皇帝們早已成為一具枯骨,而只有這個一百多歲的老神仙,還站在人間,在武當山上俯瞰著芸芸眾生。

  所以這一次的武當山祭山大典,不僅是武當派創派一甲子的典禮,世人都將他看成了張三丰通過祭山大典,要與天人做一次交流。

  現在隱隱有小道消息相傳,據說張三丰壽元將近,可能是張三丰這樣的陸地神仙最後一次和天人交流。

  如今又恰逢“七星連珠”的異象,這一次絕對是人間與天上最好的溝通機會。

  所以這一次的武當山祭山大典的隆重程度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基本上華夏江湖上所有上得了檯面的人物都來了。

  朱元璋、陳友諒、元朝官府都派出了使團前來觀禮,其他各方豪強也都派出了觀禮團。

  一時間山上的眾人彷彿看到了天下大同,四海昇平。畢竟這一次在武當山上是古今少有的天人問道,任何鬥爭都要給這件事情讓路。

  適逢六月初六,武當山上已是鬱鬱蔥蔥,天公作美,天空中的太陽在幾朵雲彩的掩映下,時隱時現,完全沒有初夏驕陽似火的灼熱感。

  沒有資格被邀請住在武當客舍的江湖人士,其中有一大部分昨晚夜裡就開始登山,只為了能夠在祭山大典的時候獲得一個絕佳的觀禮位置。

  整個晚上,都能看到陸陸續續的人登山,直到天已大亮,登山的人數才慢慢少了起來,只有少數不明就裡的人吭哧吭哧地爬山。

  等到來到山頂,看到山頂人山人海的架勢,已經沒有半絲縫隙讓他們一睹張三丰這樣的陸地老神仙的真容。

  武當山頂一個平坦的地方,早已搭建了一個十尺見方的祭臺,祭臺周圍各式各樣的彩旗迎風招展,上面畫著張皓看不懂的畫符,更增加了這次祭山大點的神秘感。

  臺下的觀禮嘉賓早已就坐,崑崙派的逍遙子和掌門無極子,龍虎山的莫天涯帶著任宗和趙敏,全真派的楊圭一,這些算是道門中的同道中人,坐在最為上首的位置,畢竟這也算是道門中的大事。

  少林派主持方正大師,峨眉派掌門靜逸師太,倥侗派掌門高參,洛陽金刀門王家,這些作為觀禮的人物坐在了次首。

  而令人注意的是,這次白蓮教也派出了觀禮團,因為白蓮教篤信“無生老母”,視道教為異端。

  但是對於這次張三丰的問道天人,還是頗為重視,又丞相杜遵道率領白蓮教一眾人等前來觀禮,這幫人雖然是不請自到,但是畢竟地位和江湖聲望擺在那裡,武當派也是為他們預留的位置。

  而在他們之後,就是各大勢力派來的使團,元朝大都派來的是雪雪,陳友諒派來觀禮的人是當今第一猛將張定邊。

  朱元璋目前和張士德激戰正酣,也派出了名士宋濂來到了這裡。可見這幫人對這次祭山大典的重視。

  張士誠那邊就不用說了,自然就是張皓作為領隊的“代表團”,只是這一次令眾人不解的是,作為使團的老大,張皓竟然沒有坐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