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元朝末年 作品

第419章 劉伯溫的牢騷


                 巡視完樞密院之後,張皓走向了今天最後一站,集賢院。、

  張皓當然知道自己還有一個頭銜,那就是集賢院院長,他這個院長向來只是代職,目前集賢院的工作由已經貴為中書省右丞的劉伯溫兼著。

  有了夢中一世微薄的知識,張皓總是絞盡腦汁回想這個時代有哪些遺賢,在哪個地方有不世出的青年才俊,可惜張皓夢中一世的時間大部分都獻給了遊戲,只有幾個鼎鼎大名的人物張皓才有所耳聞。

  現在第二護衛營三傑脫穎而出,朱文正、沐英和鄧愈三人經過此次北伐之戰的歷練,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張皓自己發掘出來的護衛營群英,譬如花榮、丁力、沐青、賈峻等人已經嶄露頭角。

  但是像張皓知道的名人,像毛貴、張定邊等人都是已經成名的大將,常遇春、徐達、李文忠、傅友德等人也已經各投其主,張皓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在歷史留名的名將成為自己的對手。

  張皓當然十分重視集賢院的工作,一來精力有限,二來論起識人用人,張皓自問難以望劉伯溫的項背,於是能充分放權,讓劉伯溫全權負責集賢院的事務。

  劉伯溫乾地確實有聲有色,不僅發掘出來羅貫中、施耐庵等歷史知名的小說“寫手”,還籠絡了一大批的文人武夫,這些人很大一部分已經走向了工作崗位,經過嚴格的考核,充實在高郵每一個崗位上面。

  集賢院的工作確實非常優秀,但深謀遠慮的張皓卻想的更遠。一個能力強的人可以發掘優秀的人才,但是一個優秀的組織,卻是制定良好的制度,讓那些優秀人才在制度的框架下能夠冒出頭來,而是靠一個個的“伯樂”去發掘那些“千里馬”。

  不一會兒,張皓便來到了集賢院的衙門口,集賢院位於高郵最為繁華的平治大街,他的門楣甚至比中書省和王府的還高。

  因為在張皓的眼中,集賢院是大周對外的一個窗口,也代表了大周對於人才的一種態度,自然需要高其他地方一頭。

  慕名來投的人才第一眼看到就是集賢院,它的門面和希望,就是大周的門面和希望,如果那些秀才武夫來到高郵,看到一個破落的院子,指定轉頭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