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元朝末年 作品

第294章 樞密院副使

  解救受苦受難的黎民蒼生乃是大義,如果誰在大義上面失了分,那麼他基本上就退出了歷史舞臺。在張皓夢中一世,張士誠就是在反元之後,迫於朱元璋等強敵的壓力,選擇了再次投靠元朝,這也是張士誠最後角逐天下失敗的原因之一。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有些事情雖然看起來對自己現實的利益影響極小,但是聲望這東西,對於志在天下的梟雄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

  張皓說道:“這個兵肯定是要出的,那到底是個怎麼個打法呢?”

  張士誠說道:“這次配合劉福通北伐的行動,我決定讓你來擔任主帥,並讓王學武擔任副將,你意下如何?”

  張皓“啊”了一聲,反問道:“您老心這麼大嗎?敢讓我帶隊去送死?”

  張士誠沒想到張皓對自己這麼沒有信心,問道:“呦呵?金甲小將也有不自信的時候?當初你夜襲淮安的勁呢?打盱眙的時候怎麼沒有覺得自己在送死?”

  張皓汗顏道:“那時候不都是年輕不是,現在想想還是挺後怕的。老在鋼絲上走,遲早有掉下來的時候。這幾天我看孫子兵法,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真是這麼回事?”

  張士誠臉上露出欣慰之色,咳嗽了兩聲,說道:“很不錯,取得這麼大的功勞,還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要知道上天不可能眷顧你一輩子,一旦失手,那就是萬劫不復的結果。所謂以正和,以奇勝,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建立在自己強大力量上的勝利,又是穩固的,要不然都是虛無縹緲的亭臺樓閣,風一吹就會煙消雲散。”

  張皓沉聲道:“孩兒受教了。”

  張士誠鼓勵道:“你儘管放開手腳,年經人打兩次敗仗,吃過幾次虧,都是好事。我還能在前面給你們頂上幾年,到時候就只能靠你們自己了。”

  想到老張曾經俾睨天下的雄心,看著此時不停地咳嗽聲,心中一陣陣發酸,連忙勸道:“老張你千萬別這麼說,武當道士於醫道之處極有建樹,我這就將武當山的道士給救出來,一定都會好起來的。”

  張士誠感受到張皓的孝心,笑著點了點頭。然後繼續道:“你也到開府的年齡了,我這地方廟小,也盛不下你這尊大佛了,希望你出去後一遇風雲變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