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元朝末年 作品

第254章 變局

  張士誠說道:“那李先生認為犬子如何?”

  李行素想了又想,最後說道:“看不懂,二公子明明謹慎惜命,卻能置死地而後生。明明不喜弄權,卻在用人一道又有獨到之處,不愛江山,偏愛美人。老道總感覺二公子有一種緊迫,不知道是著急什麼,都說飯要一口一口吃,二公子卻總想一口吃個胖子!”

  張士誠搖了搖頭道:“我也看不懂那小子!”

  李行素點頭道:“我大周起於微末,雖坐擁富庶之地,卻始終風雨飄搖,歷來不是龍興之地。但是吾觀天象,將星南移,明亮要遠高於以往,相信這就是二公子帶來的變數。不知道主公以為如何?”

  張士誠問道:“李先生有話但說無妨!”

  李行素想起了兒子李伯升從亳州歸來時候的談話,已經不惑之年的李伯升在這次亳州之行後,對張皓的印象大為改觀。那一夜,李伯升說起了很多,關於淮安之戰,關於那首臨江仙,關於那場向死而生的突圍,還有關於張皓很多。

  李行素和李伯升都是道士出身,趨吉避凶向來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正是他們看到了張士誠身上的潛質和時代的亂局,他們果斷向張士誠靠攏,成為張士誠身邊最受重用的謀士。但是這一次李伯升回來之後,鄭重地告訴李行素,從張皓的身上,他看到了大周可能問鼎天下的可能性。

  原來張皓是一個混世魔王,儲君就不存在什麼爭議,張旭向來是不二的人選,自然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一年前張皓迅速崛起,圍城獻策,設立安彩局和大周票號,出使亳州,拿下淮安和盱眙。這些事情單拎出來都已經足夠優秀,但是張皓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竟然做成了這些事情,而且完成的極其出色。

  在面對儲君的繼承權的事情上,李行素的原則就是不參與。絕對不表態支持哪一方,在張旭和張皓之間不做任何選擇,是對他們最有利的。但是這次,李行素知道兒子已經被張皓所折服,李行素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自己死後,李伯升一定會向張皓靠攏,無論是為李家鋪路,還是為張皓尋找更多的可能性,此時已經不容許李行素在中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