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元朝末年 作品

第157章 人要懂得惜福,更要懂得進退

  對於那些撓頭的政務,張皓被折磨的不勝其煩,但是張旭卻有那個耐心,一層層地抽絲剝繭,很有耐心地去完成。這在張旭幫助劉夫人打理王府事務,以及開府以後的所作所為都能看的出來。

  這時候列位看官就說了,這個張皓自己把淮安打下來了,然後白白讓給自己的競爭對手,這是不是有點“聖母婊”呢?

  張皓不以為然,你才是“聖母婊”,你全家都是“聖母婊”。這次淮安之戰。張皓既然拿下了淮安,高郵那邊的高層肯定不願意張皓再掌控住淮安,這樣就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一旦張皓有什麼異心,那絕對不可收拾。

  同樣還是之前張皓想的那樣,現在天下未定,群雄並起,張士誠在當今亂世中,實力連“前五”都進不去,這時候就搞內部傾軋,勾心鬥角是不是早了一點。

  還有張皓自己本身就不耐處理政務,何如把這個事情大大方方地交給擅長做這件事情的人。這樣以後,也讓高郵那邊的人看到自己的光明磊落,沒有絲毫的私心。

  這“好人好事”都做完了,張皓到底得到了什麼呢?首先是一干文臣武將的忠心,比方說“百戶”朱明,清河崔氏的嫡長子崔信,王學武向自己的靠攏,一千名護衛營的效忠,還有李伯升對自己的欣賞等等。

  最後更重要的是聲望,現在張二公子以“一千騎兵破元軍兩萬”的消息都已經傳到了大都,對手還是已經聲名鵲起的滿都拉圖,這下張二公子踩著滿總管的腦袋上位,儼然成為了新生代少年武將的代表人物。

  聲望平時都看不出來什麼,但是對於張皓確實最重要的東西。有了它,朝中的魑魅魍魎就不敢讓他分毫,有了它,張皓即使身無他職,卻可以在高郵呼風喚雨,有了它,張皓才能更從容地應對十年後的變局。

  所以世上安有“全福”之人,人要懂得惜福,更要懂得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