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元朝末年 作品

第69章 安濟院一遊

  劉夫人驚呼了一聲:“啊,竟然還是張真人的親傳弟子。”目前武當山的張三丰在普通百姓心中幾乎成了神祇一樣的存在,劉夫人就是其中擁躉之一,聽張皓如此說,更加的不可思議。

  張皓連忙說道:“孩兒沒有這種機遇和麵子,只能是師父說是受人所託,師命難違,才來到高郵給孩兒授業?”

  劉夫人想了一圈,也沒有想到誰能有這麼大的面子請動張真人。據說張真人拒元朝的國師之位而不受,再大還能大的過元朝的皇帝。張士誠畢竟偏安一隅,論權勢還是要看大都的那位。

  張皓見母親愁眉不展,勸道:“母親,我也想了半天,沒有想出來誰會幫兒子這個天大的忙。是以兒子也不再多想,假以時日相信必定能水落石出,反正這事對兒子來說有益無害。”

  劉夫人也點了點頭,心道:“自從皓兒墜馬以後,這運道也是好的離譜,空手套白狼辦成了安彩局,街上隨便逛逛就遇到了元朝舊臣劉伯溫,莫名其妙地多了個武當派道長師父,這運氣好的不止爆棚,那可以算是逆天了!”

  劉夫人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說道:“為母記得皓兒曾說過安濟彩票的宗旨是濟難扶困,不知道可是如此?”

  張皓忙說道:“確有此事!”

  劉夫人說道:“今天我去探望安濟院的老人和孩子,你跟我一起去吧!”

  張皓張了張嘴,想說下午還要修行,但是聽著劉夫人不容置喙的語氣,知道難以拒絕,便不再說話。

  說走就走,劉夫人已經讓浣秋收拾好了慰問老人和孩子的用品,劉夫人不由張皓分說,便把張皓拉上了去安濟院的馬車。

  來到的是安濟院,映入眼簾的就是破敗,房屋殘磚敗瓦,搖搖欲墜,裡面的人們個個衣衫襤褸,面容消瘦。孩子穿著比自己身體大很多的衣服跑來跑去,衣服上下都打著補丁。

  院子打掃的極是乾淨,住著的人們自己栽種的一些花草,在冬天過後逐漸有一些發芽的跡象,像是孕育著一些希望。

  張皓扶著劉夫人下車以後,迎面走來了一個衣著簡樸,面色蠟黃的中年儒士,面對劉夫人拜道:“拜見夫人。”

  劉夫人含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楊院長,辛苦你了。”中年儒士正是這家安濟院的院長,儒士楊彥。

  楊彥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楊彥能有幾間破屋,為這些孤苦之人撐起一方風雨,吾願已足。像您家的二公子做的安濟局,以天下之財而助需要幫助之人,楊某實在佩服!”小說

  劉夫人笑吟吟地看了張皓一眼,彷彿在說,說句話吧,有人誇你呢!

  張皓出聲道:“在下就是先生說的‘您家的二公子’張皓,承蒙先生抬愛,愧不敢當,說實話在下想到這個事情其實是為了給自己謀些私利,當不得先生的誇獎。”

  張皓倒是實誠,對自己的真實想法絲毫沒有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