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荒島 作品

第391章 九成宮醴泉銘

  那是在一幅長卷之前。

  這幅卷的名字是九成宮醴泉銘,是一篇文章,足足1200多字,作者是唐太宗時期的名丞:魏徵。

  這篇文章,齊鳴也就在歷史書上看過標題,沒見過全文,所以現場見到後,就有了點興趣,便湊上來看了看。

  文章講的內容其實很簡單,概括起來就是:隋煬帝楊廣勞民傷財修建了仁壽宮,後來天下大亂而荒廢,唐太宗即位後,命人修繕改名<九成宮>。宮殿落成,唐太宗來這兒避暑的時候,發現了一口清泉。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但跟皇帝扯上了,那就不簡單了。發現了這口泉後,史書上有名的諫丞魏徵,整整寫了1千多字,把唐太宗給從上到下誇了一遍,從文治武功到勤儉節約。

  齊鳴很想吐槽,要真節約,幹嘛翻修這宮殿?難道不要錢的?

  當然這篇文章也沒那麼俗氣,魏徵從發現清泉這麼件小事上引出“天子令德”的觀點,強調唐太宗乃是天命所歸。有玄武門事變那一出,這話算是說到唐太宗的心尖尖上。

  所以,唐太宗看後很高興,命大書法家歐陽詢,重新謄寫,再讓人刻碑,立在九成宮前,昭示天下。

  因為出自歐陽詢之手,這篇《九成宮醴泉銘》被稱作天下第一楷書,正書第一。後世把它作為書法練習的範本,只要是有名有姓的書法家,都會照著練。書包閣

  從這文章也能看出,歷史書上對魏徵的描述,多少也是帶了濾鏡的,骨頭也沒大家想象的硬,這拍馬屁的功夫那也是槓槓滴。

  不過,面前這卷書的作者,骨頭是真挺硬。

  書卷落款是啟美,這位原名文震亨,蘇州人,是文徵明的重孫子,繼承了文徵明的書畫技藝,是晚明知名書畫家。

  說他骨頭硬,那是因為他當官時,就敢跟九千歲魏忠賢對著幹。而等滿清入關,推行剃髮令的時候,作為地方上的名人,他投河抗議。

  投河之後,被家人救起,但老爺子是真的頂,回家後就絕食,最終活活餓死,也算是沒辱沒文姓的名頭。

  “齊先生,是看好這卷書?”

  就在齊鳴認真欣賞的時候,一個聲音幽幽從身側傳來。

  他側頭一看,居然是張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