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荒島 作品

第 263章 乾隆:農家樂審美(上)

  “去你喜歡的地方就行。”

  齊鳴知道這是她體貼自己,怕自己無聊,所以看到家疑似古董店的地方就要拉他過去,所以才這麼一說。

  但沒想到,童欣晴卻是直接用一句“你怎麼知道,我不喜歡了?”把他給噎住了,不等他再說什麼,就拉著他進了店裡。

  “歡迎光臨!”

  一進店,就有營業員笑著招呼。兩人點點頭,算是回應,而後就開始看起了東西來。

  這家店的面積不小,差不多有小1百平,在這寸土寸金的皇后大道上,算是家大店了。至於主營的,則是以瓷器玉器為主。

  尤其是瓷器,這老闆似乎是對清朝瓷器情有獨鍾。清朝以前的就放了2櫃子,但清朝的則是根據年代一個個單獨分類。

  康熙一個櫃,雍正一個櫃子,甚至就是慈禧都有一個專屬的大櫃子,齊鳴大致掃了樣,這零零總總加起來,怕是不下2百件清朝瓷器。

  光是看這儲量,他就知道應該是假的沒跑。用望氣術一看,果然,十之七八都是假的,也就一些個民窯的應該是真的,但價值都不大。

  不過有一說一,這些東西雖然都是假的,但都是高仿,至少像是童欣晴這類外人眼裡,是肯定看不出的。

  “好好看。”

  童欣晴對著一件康熙年間的霽紅釉玉壺春瓶,如是讚美道。

  霽紅釉瓷器,是朱元璋時期的開始燒造。因為朱元璋姓朱,朝代又叫“洪武”,朱也好,洪武的洪也好,諧音都跟紅沾著點關係。

  所以在洪武到宣德這一時期,紅釉瓷極受推崇。

  當時紅釉瓷甚至被稱作“千窯一寶”。而且由於紅釉瓷,顏色酷似凝固的雞血,所以得名雞紅。又因為紅釉瓷是皇帝御用,而且多用於祭祀,所以被稱“祭紅”。

  兩者相結合,最後才有了“霽紅”的名稱。

  但是誰家都有不肖子孫,從朱元璋的玄孫,明英宗朱祁鎮起,老祖宗的喜好早就被他掃進了垃圾堆,紅釉瓷自此算是退出了皇室貢品的清單。

  這情況一直到康熙時期才有所改變,可能是優秀的人喜好也會相近,康熙皇帝對紅釉瓷那是情有獨鍾。在康熙四十四年到五十一年期間,任命江西巡撫郎廷極在景德鎮督造瓷器。

  郎廷極迎合皇帝喜好,花費大代價,大力氣燒製出了一批紅釉瓷。由於損耗極大,甚至在民間形成了“要想窮,燒郎紅”的諺語。

  不過到了今天,這句話已經被人忘記,收藏界公認的一句則是“家有郎紅,吃穿不愁!”指的就是紅釉瓷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