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 章 雕塑課

  蔣陽暉是看到了金曉魚的,但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就直接忽視,開始專心授課。

  “同學們,上半節課,咱們對泥塑的一些要點做了瞭解,這下半節課,主要就是實際操作,大家可以先用手頭材料自由發揮,題材內容隨意,限時20分鐘,剩下20分鐘,我會教導一些基本雕刻手法,來對你們的作品進行修飾,這期間誰要是有問題,可以隨時舉手問。”

  講臺上的蔣陽暉說完,齊鳴才注意到,周圍的學生桌上都有大團的褐色泥土和鋼絲,他們熟練的將鋼絲扭曲成一定的弧度,而後將泥團捏成各種形狀後開始黏在鋼絲上。

  金曉魚看齊鳴臉上全是茫然之色,便開始給他解釋,鋼絲是用來做泥塑的骨架的,而那褐色泥土,俗稱油泥,是雕塑中最常用的練習材料,玩法其實和小孩子的橡皮泥一樣。

  看齊鳴有點興趣,她向邊上的幾個男生開口借了一些,那些個小男生對這種美貌學姐可以說毫無抵抗力,恨不得把自己都送給她,所以轉瞬間齊鳴桌上就多了老大一塊。

  上次玩泥巴,大概還是在幼兒園的時候,今兒也算個趕了巧,齊鳴饒有興致的開始搓起了泥球。

  金曉魚看他那外行樣兒,噗嗤一笑,隨後開始手把手教齊鳴怎麼擺弄,這可把那些借了道具的小男生們看的幾欲噴火,暗罵自己笨,就這麼給別人創造機會。

  其實齊鳴他們現在做的,也算是一種初級的雕塑,理論上先要畫作品的草圖,然後用鐵絲折出大體的骨架,隨後將油泥一點點貼到骨架完成塑形,最後在打磨修飾才是一件完整的作品。

  讓金曉魚這中央美院雕塑系在讀博士生,現今華夏最成功的雕塑家之一的蔣陽暉弟子,驚訝的是,齊鳴在雕塑上居然表現出了極強的天分。

  首先就是空間感,說白了就是對物體比例的把握。齊鳴做的正是她剛剛見過的那隻小貓,貓的頭部,身體,四肢,比例極其的協調,完全不像是外行人。

  如果說這能用對自己貓極為熟悉來解釋,那體量感的把控就是實打實的天分了。

  所謂的的體量感,解釋起來很麻煩,打個容易理解的比方,讓你用泥土做一個一樣大小的豬和大象,在相同大小的情況下,如果做出來的大象和豬,給人的感覺差不多重,這就是體量感沒練到家。

  而一件雕塑的好壞,往往差距就在這種玄之又玄的感覺上。

  如果說這兩點還算是唯心的話,那齊鳴的專注力卻是可以通過觀察計算得出最精確的數據。根據研究,各個年齡段對注意力的集中是有明顯的差異的。

  1歲以下的嬰兒只能保持注意力15秒,3歲可以持續8分鐘,小學的孩子能保證在20分鐘,而成年人最多1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