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日本畫聖


                 楊朝明再次把畫翻轉,這次他沒看畫面,而是關注起這幅畫的裝裱來。

  “老唐,這畫是清末的,但你看這裝裱能到什麼時候?”

  想知道藏畫的時間,最直接的就是判斷裝裱的時間,所以他才會這麼問。

  唐師傅聞言,看了看畫軸又湊上去聞了聞,而後用手指摩挲了下宣紙一角,這才開口:

  “軸頭是樟木的,看著少說80年往上。裝裱手法也是最基礎的鏡心,看託紙也是那個年代的,所以這藏畫的時間大概在1940年左右,抗戰時期。”

  “怎麼樣?有把握取嗎?要不要叫外援?”楊朝明再問。

  唐師傅最早是學徒出身,那時候學徒就是免費勞動力,什麼都要學,所以這裝裱的手藝,他也會。

  唐師傅稍稍琢磨後才道“不好說,必須先割開外面這圈裝飾用的布緞,露出畫心和託紙,才能判斷,如果徹底和託紙粘在一起,就不好弄了。小齊,不介意我上手吧?”

  齊鳴聞言,自然是點頭答應“拿來就是找您幫忙的,唐師傅你就放開手腳,大膽幹,壞了算我的。”

  “你啊,就不能盼著點好啊,到時候真壞了可別哭著找我賠啊。”唐師傅瞪了他一眼,隨後叫林軒拿來了清水,小刀。

  這書畫裝裱最主要有刷,摘,裁,鑲,四步!

  所謂刷,就是在畫心背面刷上細漿糊,再在背後貼上比畫心更寬大的一層甚至幾層宣紙,也就是俗稱的託紙,以此加固畫心。

  這一步可以說是裝裱中最難也最耗時的一步,一個不小心就會傷到畫。

  常見的藏畫,也都發生在這一步,一般是將要藏的畫直接糊進託紙裡,達到隱藏的目的。

  這麼做好處是,除非你會透視,不然除了知情者,外人哪怕是把畫撕了都不一定注意到。

  而壞處是,畫和託紙被漿糊緊緊粘貼在一起,想要分離就要用到揭畫的手藝,這本事可不是人人都會。

  而且馬有失蹄,人有失手,宣紙又是極其脆弱的東西,誰也不敢說百分百能完美揭下,這稍有失誤,就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不過,齊鳴的運氣很好,這幅藏畫並不難處理。它不是藏在刷這一步,而是在鑲這步驟。

  鑲,行裡叫鑲活,也就是書畫最外圍的那圈裝飾。

  普通的鑲是在畫的外側粘貼一圈5釐米寬的鑲料,這鑲料可以是紙,也可以是布,顏色紋樣,看物主喜歡。

  而齊鳴這幅是另一種鑲嵌手法,它是將整幅畫鑲嵌在了一卷綢布上。而那幅畫,則被藏在了原畫和綢布中間的空隙裡。

  所以當唐師傅用刀小心的割開綢布和原畫的粘連處,那幅藏畫便直接露了出來。

  “唉,可惜了,還以為能給你們露一手,表演下揭畫的。”唐師傅難得的開了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