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作品

第851章 援助蘇聯(八)

  問詢完學習人員後,空軍司令部高層們整體都鬆了口氣。大家最擔心的引進技術後無法使用的問題並沒有出現,去學習的那些人雖然大有內鬥的趨勢,但是這些人內鬥的基礎恰恰是學到了太多東西,以至於覺得自己應該佔據更大發言權。從使用新技術的角度來看,這足以證明學習非常成功。

  空軍司令部內討論了一陣,諾維科夫才再次發言,“派人請教中國方面,中國指揮1000架戰鬥機,需要使用多少計算機。這些計算機都具體用在哪些方面。”

  身為軍委副主席,李潤石第一時間就看到了蘇聯方面措辭禮貌誠懇的求助請求。看完文件,李潤石覺得蘇聯方面的人才水平不錯。這麼快就抓住了相當核心的問題。

  不過蘇聯提出切中肯綮的問題,就輪到中國這邊頭痛了。李潤石不樂意參與到討論之中,根據他的觀察,在開戰前,尤其是在開戰前中國經濟遇到問題的階段,黨內相當多的同志至少在嘴上還是會說些社會主義的話。

  現在距離開戰馬上就1年了,在這一年中,中國經濟達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原本還要壓抑自己情緒的同志們都因為如此紅火的經濟而不再掩飾。他們原本就是那種從部門利益以及民族主義情緒考慮問題的思路,現在的中國居於明顯的優勢地位,他們的發言與決策已經頗有帝國主義範兒。

  李潤石現在不想參與到內部的鬥爭中,一方面是何銳私下和他說起過這事,不想讓李潤石變成鬥爭焦點。另一方面,何銳是真的出手了。

  在中國取得優勢前,何銳的作風無疑是一位精通帝國主義把戲,能將帝國主義那套玩的淋漓盡致的權威型領袖。在中國領導層終於充滿信心的準備搞起帝國主義那套的現在,何銳反倒成了阻止中國轉向帝國主義的防波堤。

  在這個劇烈變動的時代,李潤石最需要的是發現能夠繼續走下去的同志。現在反倒是好時機,因為同志們已經不用再壓抑自己的情緒,展現出更真實的自己。這就讓甄選工作難度降低了很多。那些有底線的同志們在這狂飆的時代中,依舊能夠保持住自己的心態。

  軍委會議上討論此事的時候,大部分同志都沒有表達自己的看法,而是選擇支持何銳的決定。這讓李潤石覺得很有趣,因為在不久之前,不少人還表達了對蘇聯未來發展的擔憂。現在大家之所以不多說什麼,很大概率是因為何銳當時表示要援助蘇聯。

  何銳倒是沒想這麼多,他很欣賞蘇聯方面的界限感。對於俄羅斯民族來說,最大問題就是太年輕,界限感很差。要麼就是穿一條褲子,要麼就是敵對。這或許是因為俄羅斯的自然環境太苛刻,災難又總是毀滅性的。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在中國來說是一種修辭,一種意境。在俄羅斯則是每年的現實。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俄羅斯的文化當然會發展成最有利於在這樣的物理環境下生存下去的形態。因為俄羅斯沒辦法長期維持某個曖昧拉扯的狀態,就如在旅人在冰雪風暴中見到一間小屋,小屋的主人若是與屋外的人搞拉扯,最大可能是在拉扯的過程中,旅人就會被凍死。

  “組織1000架戰鬥機作戰規模的模型,給他們。”何銳答道。

  看得出,同志們的神色都有些牴觸,卻沒人表達反對。因為蘇聯的要求是合理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中,的確需要維持1000架戰鬥機的調度。

  不過在這個地球上,能夠對1000架戰鬥機進行有效的調度,已經是一隻手就能數過來的強國。有人看向負責總後的胡秀山,希望胡秀山能發言。

  胡秀山平素裡少言寡語,此時更是沒有發言的打算。但何銳覺得同志們的確有些緊張,也不能不安撫大家的情緒,就對胡秀山說道:“秀山同志,你來給大家說兩句。”

  胡秀山這才開口解釋道:“我們進行過實際測試,指揮1000架戰鬥機的系統基本就是未來噴氣式戰鬥機作戰的極限。為了能夠提高作戰效率,指揮體系的信息傳輸需要來自不同的數據鏈。蘇聯即便拿到了現在的指揮系統,也沒辦法達成我們當下的理解。這樣的幫助不可能對我們造成威脅。”

  如果胡秀山是從我方有能力對付蘇聯的角度去分析,同志們肯定會有顧慮。贏得戰爭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規模,就如軍委評估蘇德戰爭的時候,都傾向於蘇聯會贏。原因很簡單,德國當下雖然直接控制的地區與人口超過了蘇聯,但是德國能夠動員出的戰鬥力數量比不上蘇聯。

  按照數據分析,即便是損失了超過300萬精銳部隊的蘇聯,現階段依舊靠動員而組建起數量達到1200萬的新部隊。現在蘇聯缺乏的是時間,以及擴大軍工生產的技術能力。只要讓蘇聯扛過德國的這一波進攻,蘇聯最危險的時間就結束了。

  胡秀山明確指出,未來大型戰役的空戰規模也就是一千,而不是如現在這樣,動輒幾千甚至是上萬架螺旋槳戰鬥機持續作戰。中國在數量上相對蘇聯有絕對優勢,未來戰爭又是拼技術,很自然的讓同志們安下心來。

  這個問題被輕鬆結束,大家接下來談論起援助的內容。到現在為止,中國已經提供了3萬名專家、工程師、技師。根據反饋來看,蘇聯的經濟模式非常適合戰爭。雖然中國的工業模式的確與蘇聯模式起了衝突,不過中國方面開始調整,不再強行幫助蘇聯的生產模式變成中國的樣子。而是按照蘇聯的真正需求,向蘇聯提供技術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