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作品

第450章 中英經濟與中英戰爭(十)

  進入1925年,連中型企業都頂不住訂單缺乏下的殘酷競爭,開始大量關停倒閉。更多的工人失業,一部分人不得不回到農村,一部分則成為了城市內的赤貧階層。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中英開戰後,日本國內一度興奮起來,認為景氣又要回來了。但高興了幾個月後,工廠發現訂單完全沒有歐洲大戰時期雪片般飛來的模樣,雖然也有一定訂單,也不過是潤潤嘴的程度。數量不大的訂單也被日本權貴階層掌握的企業瓜分乾淨。

  權貴們掌握的資產終於緩了口氣,暫時避開了從破產危機。深受打擊的日本民間企業依舊持續破產,讓經濟變得更糟。以至於日本企業為了活命,非常認真的考慮著如何通過走私向中國出口商品。

  現在看,走私渠道的確存在,而走私渠道依舊掌握在權貴手中。從北一輝親身經歷來看,日本權貴轉口中國商品賺取利益,甚至連這點機會都沒有交給日本企業。國賊啊!那些權貴才是真正的國賊!

  中方幹部看北一輝情緒比較激動,也不再詢問什麼,只是請北一輝先去休息。兩位看著不到20歲的青年幹部騎上了兩輛自行車帶著北一輝前往住處。出了港口,上海的市景出現在幾人面前。

  上海是北一輝非常熟悉的城市,在這座城市中,他與曾經大大有名的中國南方革命黨人一起策劃了許多行動。也曾經為革命的綱領苦思冥想。現在重回這座遠東最大的對外商業城市,北一輝那些曾經的革命黨同伴早不知身處何地。何銳政府已經完全掌握了中國所有城市,現在的上海與前北洋的統治中心北平一樣,都只是中國一座比較重要的城市,僅此而已。

  與十年前相比,上海發生了很大變化。道路寬了,新建築多了。這兩者很好的組合起來,又構成了另外一種模樣。來自中國的情報中,中國開始了城市規劃。上海當下的模樣就是規劃的結果。

  曾經遍地可見的小工廠不見了。年輕幹部告訴北一輝,工廠沒有消失,而是被安排在工業區。上海標誌性的格子間組成的居住區也消失了,出現在原有位置的是一棟棟7層高的樓房。

  市中心已經被規劃成商業區,辦公區。十里洋場則經歷了一場全面拆遷。街道上的外國人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倒更多。北一輝覺得這些人應該是各國的法學專家,當他經過一些正在興建的建築之時,就見到一些外國人正帶著安全帽,與中國人對著圖紙進行商議。看那樣子應該是建築師。原來外國人中也不僅僅是法學專家。

  北一輝並不知道,何銳個人對於外國殖民時代留在中國的建築十分不感冒。決定徹底拆了,不必保留什麼痕跡。但新中國僱傭外國設計師進行建築設計則是另外一碼事,中國設計師水平不如外國設計師,被人家掙了錢,那是外國設計師的本事。憑本事吃飯的正常商業活動,與國家尊嚴無關。只有承認差距,才能大踏步的趕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