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御貞趙玉真 作品

第172章 恩怨結算


                 “天下之才均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謝靈運一斗,其餘人共分一斗。”老趙劍仙感慨道。

  “是啊,曹子建獨得八斗,但我在此便要告訴你,而今李鶴時重開一石,另闢蹊徑,再造高峰。”李先生說道。

  “李先生是否過譽了。”老趙劍仙沉思了一會,問道。

  “不是,並沒有過譽。詩之一途:楚屈平,晉陶潛,錢唐李玄杜逋,皆是不可逾越之高山。”李先生說道,“況且,這只是我評價的其中一個原因罷了。”

  “屈陶李杜。屈子離騷,淵明田園,鶴時浪漫,麟少詩史。確實如此一來比較,其他詩人倒是遜色了許多。”老趙劍仙總結了一下,“那李先生,你是如何當上李鶴時的書童,而後又如何改換姓名。”

  “怎麼成為李鶴時的書童?”李先生自己也好像記不起來了。

  艮覆碗中的老趙,隱隱約約看到,懸坐於雲端,一個玄色道袍的道人,目光遠眺,身體彷彿又回到了那個錢唐的夏天。

  “打發走了那個,家中有些勢力,自己也有些許才華的太庠學子之後。”李先生終於回過神來,道,“李玄便指尖抵住換成了酒杯的杯底,微醺,輕聲對我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當然,儘管彼時我才囫圇吞了一碟羊肉,但還是沒從渾渾噩噩中完全清醒,只要不叫李淳風,回答什麼都行。”

  “於是我便胡謅了一個名字,懵懂答道:姬虎燮。”

  “李鶴時沒說話,但是李龜年接話了,說道:姬虎燮,姬,周之國姓也。此周非武后的周,而是先秦之周。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公姬旦。”

  “虎燮,虎之斑斕變化也,山君自幼長大,其身上的斑紋相應跟著變化。故而《易經》革卦有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君子豹變,其文蔚也。意為註定的事,不用占卜也知道其結果是好的。雖說拗口,但寓意不錯。但是不如之間叫姬文炳順嘴。”

  (注:莫文蔚的名字也是出自於此。)

  “李鶴時,沒有糾纏我當時的名字,微醺地問我:你,修仙的目的是什麼?”

  “姬虎燮當時便差點從渾渾噩噩中嚇醒,千百年來,一直訓練自己,如果有一天,處於渾渾噩噩的自己,被人看破大椿功的缺陷當如何是好?”

  “我當時,趕上了又一椿,不曾吐露過半點自己修煉的痕跡,卻被微醺中的李鶴時一語道破。”

  “等等,李先生的意思是,當時的李鶴時,在武道一途,已經初現崢嶸?能直接看出來少年姬虎燮是身具修仙功法的?”老趙劍仙打斷李先生問道。

  “瞧我這記性。”李先生有些懊惱,“活的太久了,不是什麼都記得了。忘了跟你講,我以李淳風的身份離開長安後,沒回退到少年之前。這段時間裡,我找到了當時錢唐的劍聖裴旻,讓其到隴西去教一對李玄李墨的兄弟練劍,教就行,不強求他學成如何。”

  “誰知,李鶴時竟然能在武途上如此一步登天。”

  “李先生,是否可以這樣說。你,為李淳風之時,無心插柳造就了李鶴時。而後來的李鶴時,又提攜,成就了你李先生?”老趙劍仙問道。

  “不錯。”

  “又是頗有一番莊周夢蝶,蝶夢莊周的味道。”老趙劍仙感慨道。

  “我想求長生。少年姬虎燮對李鶴時防備放了一下,登時便把始皇帝所求脫口而出。”

  “所以,當時的李玄,看穿了我有修功法在身。故而問我修仙的目的為何。”

  “我只好硬著頭皮說道:李玄大哥,你什麼意思?”

  “李鶴時也沒有戳破我,只是把盞獨自憑欄,道:修仙一途,目的多種,有人為利,有人求名。而最多的卻是,求長生。”

  “雖然名為姬虎燮,但是骨子裡還記著徐福時候的使命,被李鶴時那麼一提醒,下意識走到他面前,脫口而出,說道:自然是想求長生!”

  “那李鶴時聽到我這般說,一手把盞,一手摸了摸我的腦袋,唸了一首詩: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姬虎燮當即,便對李玄道:兵仙韓信,對漂母尚有一飯之恩可報,今日既然我食了李玄大哥,願改名長生,追隨李玄大哥。”

  “李龜年出聲說道:改名長生,叫姬長生嗎?倒是言簡意賅,雅俗共賞?”

  “名為姬虎燮的少年搖了搖頭,說道:不。不姓姬了,跟二位兄長一樣,姓李。叫李長生。”

  “憑欄遠望的李鶴時聽到如此,便哈哈大笑,道:傻小子,姓哪能那麼任性就改?你爹媽能應允?再說了,姓李了不太容易,同樣姓李,有人貴為天子,有人淪為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