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御貞趙玉真 作品

第103章 儒劍仙問劍

  “怎麼回事!”天師府上,殷長松看著突然搖晃的天師像,問向掌教呂素真。

  呂真人拂塵一甩,將麈尾蓋在了自己的茶杯上,道:“不過一點浩然氣罷了,慌什麼。”

  然後耷拉著眼皮一瞥,又說道:“殷師兄,你的那杯茶,落了灰塵了。”

  “蕭瑟!這是什麼情況?”雷無桀望天問道。

  “《論語·為政》中所說,孔子的一生。”孔愚接過話頭道,“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謝師,應當是將他此生所經歷,與先聖祖為類比,都融入了這一劍中。”孔愚考驗天上,萬卷書一劍遞出,被清掃了的流雲,此刻都被浩然氣吸引了過來。

  老趙劍仙眼中,那第一股流雲縈繞了謝宣一身,便脫離了謝宣的身體,一步幻化成十五歲高的孩童,刺出一劍。第二步,又來了一股流雲,化作了成熟起來,如三十歲的壯年一般,又是而立一劍。

  一步不惑,不惑一劍。

  一步知命,知命一劍。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老趙面前,如同那陳思王成詩了一般。正好七步。

  一步一劍,一劍一境界,倒像是謝宣出竅的神遊一般附著在了這七股流雲上。

  最後一劍平天下,雲做的謝宣,劍尖刺到了老趙的胸膛。

  “寧採臣,看來你還是很介懷當初我那一句:雲成羅漢,風吹漫步到西天啊。”老趙劍仙側頭笑了笑。

  剛說完,一股厚重的浩然正氣,從志學那一劍開始,每過一個雲謝宣便放大一分,過了六個,便是增長了二的六次方倍。

  直接轟向老趙的胸膛。

  紫薇天師道袍,獵獵作響。

  “怎麼回事?”連蕭瑟也看不出端倪。

  “謝師,不愧是天下讀書人活著的偶像。”孔愚說了一句。

  “怎麼了嗎?”雷無桀看不明白這情況。

  “不用湛盧,用一柄街邊二三兩便能買到的鐵劍。便可用那即為仁義的一劍。”忽而轉頭問向三個青城山的小道士,“謝師與這道劍仙,想必極為交好吧。”

  “其實,師父也就跟儒劍仙見過一面。”李凡松道。

  “怎麼會!李師叔?”飛軒問道。

  “那會你還沒來。”餘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只聽到上空傳來老趙穿雲的一聲:“痛快痛快!此風快哉!小凡松,劍借我一下!”

  話音剛落,李凡松那頭毛驢肋上的褡褳,一柄木劍直衝上雲霄。

  自雪月城遊歷歸來之後,李凡松不知道患上了什麼毛病,便時不時就雕刻木劍,一把一把地雕。

  餘理也問不出什麼道道來。

  謝宣浩然仁義一劍,劍氣打入了老趙的胸膛,老趙劍仙像大夏天吹了一股涼爽的風,四肢百骸都痛快了起來。

  李凡松的木劍握入手中,老趙道:“寧採臣,我也還你一劍。”

  “有一劍,可出村,顯縣,達府,鳴州,響郡,泣鬼,驚天。”老趙劍仙一言既出,寫意地揮了一劍,風起,雲破。

  一道清風起,吹散了老趙面前。七步雲成的謝宣。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孔愚豔羨地看著,這一股快哉之風吹散了七股雲,吹到了謝宣跟前。

  謝宣粲然一笑,一手摟住那快哉風,將其納入懷中,道:“我便收下了。”

  “這一劍,說明了儒劍仙成名之路,從村內識字開始,然後縣裡知曉有此番神童,州府郡都教不了這童年時期的儒劍仙。只能到天啟城中的稷下學宮。”蕭瑟喃喃道,“最後兩個,應該就是脫胎於詩聖所描繪的詩仙: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所以,儒劍仙以後也會驚風雨,泣鬼神嗎?”大小姐望向蕭瑟。

  “詩仙是橫亙在整個歷史長河上的銀漢星雲,只可仰望,是終其一生都達不到的。”孔愚道。

  剛說完,天空上的二人已經結伴回來了,只聽得儒劍仙問:“趙兄,我那一劍如何?”

  老趙劍仙思索了一會,道:“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

  寧採臣你以書入劍,直接跳到無劍境界,確實另闢蹊徑,古往今來獨樹一份。但缺了點東西,即是沒有經過格物,格物致知,故隨身攜帶一柄劍,而遠足千里,通過行萬里路來格物致知。

  所以無論是街邊鐵匠鋪的二兩鐵劍,還是名動天下的絕世好劍,都在你手中都可以成為萬卷書。俗也可以是萬卷書,雅也可以是萬卷書,強也是萬卷書,弱也是萬卷書。

  頗有黃裳通讀三千道藏之後融會貫通,總結成一部《九陰真經》的味道。

  這些,都是我從你那一劍中讀出來的。”

  “格物致知?”謝宣聽了倒是一愣,“你還是那麼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