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大相公 作品

第1244章 翰林萌新

  ******

  翰林院!

  翰林院為官!

  似乎……有些小小的輕鬆。

  起碼秦鍾是這樣覺得。

  一大早,天色未明,雨雪還不大,將官服穿戴齊整,將相關文書帶著,便是前往翰林院了。

  還別說。

  澄清坊距離翰林院很近!

  也就相隔一個南燻坊,路程的話……也就四五里的路程,不算長,也不算短。

  也就盞茶多一些的時間。

  快的話,一炷香都不到。

  國朝六部諸司、各大行署基本上都在一塊,都在同皇城一條大街隔開的區域。

  相隔一條長安街。

  坊裡而論,都在大時雍坊偏東區域。

  其內的六部諸司又文武分明,俯覽京城輿圖,以正陽門、承天門中軸為線。

  以東則是禮部、工部、兵部、宗人府、鴻臚寺、欽天監……諸地,翰林院也在其中。

  以西則是五軍都督府,外加通政司、太常寺等等。

  若依從權勢而觀,無疑,以東的六部諸司更為份量重些,以西則尋常。

  當然,國朝六部諸司基本上都在一塊。

  還有一些緊要的衙門行署不在此地,如大理寺、都察院、刑部就不在大時雍坊。

  而在西城的阜財坊,距離恆王府、恭王府反而沒有多遠,五城兵馬司也不在大時雍坊。

  翰林院臨近長安街,同皇城一街道相隔,臨近的皇城之地為皇史宬、崇質殿。

  皇史宬、崇質殿都非緊要之地,偌大的皇城而觀,位列皇城東南一角。

  翰林院!

  是一個縱深很長的衙門行署。

  這裡,秦鐘不算陌生。

  月初之時殿試點中探花,國朝規矩,授予翰林編修的正式官職,那時便來報到了。

  一應文書檔案亦是落於翰林院。

  其後。

  因館選庶吉士,再加上臨近年底之故,再加上接連兩年都有人充實翰林院。

  恩科的這一批人不為著急。

  掌院學士所言,年前一位位新入翰林院的官員和庶吉士知禮、知事、知人……就足夠了。

  ……

  臨近巳時!

  虛空早已大亮,京城上下通明一片。

  天地間的雪勢有些緩和,鵝毛大雪不顯,柳絮飛雪不顯,多為零散而落。

  時而旋風捲起屋簷、大地上的一片雪,宛若又突然下起了大雪一樣。

  翰林院。

  行署東側的公廚區域內,此刻多為人來人往,頗為熱鬧。

  此地樓閣矗立,佔地不小,正門之上的泛黃木板上,寫著兩個顏體楷書大字——公廚!

  這裡是翰林院官吏用飯之地。

  六部諸司的衙門行署都有用飯之地,就是聽老爹說過……公廚的飯食基本上都不怎麼樣。

  做的好吃了,萬一被科道官得知,很容易出問題。

  尤其今上還是一位崇尚節儉、樸素、簡單的陛下,更難有好吃的東西出現。

  萬一陛下某一日心情不好了,又逢科道官言語那些事,說不定就會有很多人倒黴。

  是以,公廚雖有飯食,多簡單普通,不算好,也不算差。

  也有優點。

  那就是便宜。

  不在乎飯菜的水準,花一點點錢就可以吃飽。

  若想要吃好的,聽老爹所言,上皇歲月,公廚還可以立下小灶,做一些好吃的。

  現在不行了。

  想吃好的。

  只有從外面採買,讓外面的酒樓送來飯食,亦或者……讓家人送來好吃的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