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夕年 作品

第四百零二章;靜觀其變



            “這件事我也知曉一些,秦王妃孃家趙氏最近跟宣武侯走得很近。”

霍敬之並沒有因為這個消息覺得驚訝,相反好像早就知曉了一些東西,而且感覺好像比寧陽長公主知曉的還多一些。

“宣武侯?這跟他還有關係?”

寧陽長公主有些錯愕。

宣武侯她是知道的,曾經懿德太子的麾下干將,只是後來因為懿德太子薨逝,太上皇讓昭武帝繼位,他就離開了京城,一直都在邊城生活,手裡也掌握著不少兵馬。

算得上是虞朝邊境為數不多的幾位能震懾敵國的悍將。

只不過宣武侯從懿德太子薨逝之後,幾乎就沒什麼聲音,就安安分分的待在邊城,大傢伙也都知曉,他是不滿皇帝的位子沒有傳給秦王。

畢竟當初懿德太子可是多次救下宣武侯,甚至可以說懿德太子之所以會那麼年輕就傷痛病故,這裡面也跟宣武侯有很大的關係。

曾經有一次大型戰役中,宣武侯中了埋伏,生死存亡之際,是懿德太子親自帶人過去支援,為此懿德太子還身受重傷,好懸沒能救回來,也是從那次之後,懿德太子的身子骨就越來越不好。

堪比衛霍那樣的人物,只不過這位宣武侯忠心的只有懿德太子一個人而已。

所以只算前面的功績,後面的一概不用算在他身上,全都給了懿德太子。

不過這宣武侯有一點卻讓昭武帝也拿他沒辦法。

所以宣武侯一直都覺得是因為自己才讓懿德太子薨逝,內心一直愧疚。

所以,即便他不忠心帝王,但是他忠於虞朝,雖然有點聽調不聽宣,但這樣一位猛將坐鎮邊城,也是為虞朝帶來了不少的安穩,所以昭武帝雖然心裡有些不滿意,但也不會去動他。

這位的名氣雖然不如定國公李九軍這位軍神,但是他的能力卻跟李九軍差不了多少,不誇張的說,虞朝雙壁他絕對是其中之一。

當初虞朝建立之初,論功行賞,宣武侯的功績,其實也是能封國公的,是他自己拒絕了這個封賞,並且表示他的功績沒那麼多,當初若非懿德太子他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