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路邊草

行會收行例錢是合法的,他們跟衙門走得近,能幫商戶解決很多問題。

當然,指的是幾家生意很大的商戶,行會才會出面解決問題,一般的小商小販,求到行會面前,行會也不會搭理你。

但行例錢是照收的。

而且酒食行開出十抽一的行例,這些行例錢一部分用來交稅,一部分用來打點衙門,剩下的則被中飽私囊。

行會所得的錢財,可比商稅高太多了。

這些流動經營的小販,本來就沒掙幾個錢,十分之一的行例還是按照流水收的,具體流水多少,起初還能給你統計一下,現在行會的人說多少就是多少。

因此搞得白石街怨聲載道。

瞭解了大抵的情況,杜蘅說道:“既然行會這麼不講道理,這行例以後咱們就不交了。”

“哎呀杜家哥兒,這不交不行啊,每天三五撥潑皮過來鬧事,咱們這買賣還做不做?”對面賣餛飩的老陳頭說。

“那些潑皮有多少人?”

“每次過來三五個人,也夠你受的。”

“白石街上每晚三五十個人擺攤,要是團結起來,怕他三五個人嗎?”

趙二孃嘆道:“要是能團結就好了,誰也怕惹火上身,因此不敢多管閒事。”

杜蘅走到街道中間,朗聲道:“諸位,你們要是信得過我,就跟我一起反抗酒食行的暴行,人多力量大,只要咱們擰成一股繩,以後這個行例咱們不交了!”

眾人面面相覷。

雖然大夥兒都很佩服杜蘅,尤其他還是杜家的子孫,杜家在底層民眾中素有威望,但他們還是不敢啊,萬一惹惱了花家,買賣可就做不成了。

沒有收入,一家老小怎麼辦?

“難道你們就甘心受壓迫?”看到眾人沒有反應,杜蘅繼續道,“你們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憑什麼就白白給別人?”

“行會給了你們什麼服務?你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求到行會,行會替你做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