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唐韻 作品

第1170章 儒家失世經典

  “不過,縱然書量驚人,通儒夫人見慣天下書卷,想令她驚異,只怕甚難。”唐韻仍是不解。

  “皇上誤會了,這些書冊所要展現的,並非字量,而是形式。”陳言解釋道,“傳統書冊,手寫為主,印刷為輔,書卷的數量上不去。一本好書,靠手寫能翻得幾冊?”

  “此理朕也明白,大周印坊不多,翻印能力也弱,確實不利於書卷的傳播。”唐韻蹙眉道,“但這又與通儒夫人何干?”

  “皇上忘了嗎?鄭家乃是當世儒學之宗,鄭家第一要務,便是弘揚儒學啊!”陳言提醒道。

  唐韻一呆。

  的確,鄭氏儒門,一向致力於將儒學遍灑大周,以求實現“儒世”的夢想。

  不只是現在,鄭家是從古至今,一直如此。

  忽然間,她有些明白了陳言的意思。

  要弘揚儒學,光靠人力到處去宣傳是不夠的。鄭家一共才多少人,就算全都撒出去,也無法覆蓋大周全境。

  這個時候,就要靠書了。

  “書,乃是傳道授業必須之物。”

  “要想讓儒學弘揚光大,就需要多多印製儒學經典,讓更多的人能讀到。”

  “從而耳濡目染,擴大其影響力。”

  “臣以鄭家藏書為例,其藏書十萬,據臣所知,尋常弟子是不允許外借的。”

  “若是要讀,須得至書院內商借,且只能在院內閱讀。”

  “連鄭家自己的弟子都如此,更何況外人?”

  “但若是能將書院內的書冊,全部印製千冊乃至萬冊。”

  “屆時弟子走也讀坐也讀,食也讀寢也讀,如廁也讀,還愁儒學不能光大?”

  “而且,傳統書卷,材質不一。”

  “譬如竹簡,一人隨身能帶幾本?”

  “但若印為臣的紙冊,尺寸適宜,不似竹簡、皮冊等寬大和厚重,輕巧便攜,隨身帶上幾本也無問題。”

  “且,書卷印製一多,本價便低。”

  “原本只有富貴人家才能看到的書,便可讓尋常百姓也能得到,更利於儒道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