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神秘的 作品

317珀爾修斯的作戰計劃

  然而,與這個問題相比,更讓珀爾修斯頭疼的是那些僱傭兵的工資問題。這18,000人,每人每月的工資高達300羅帕爾,總計接近五百五十萬羅帕爾。雖然這個數字包括了士兵的食物和馬匹或役畜的飼料,但即便如此,這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對於珀爾修斯這位“乞丐國王”來說,簡直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然而,他又不能拖欠這些士兵的工資。因此,珀爾修斯只能想盡一切辦法來籌集資金,以支付這支龐大軍隊的開支。

  他坦誠地分享了自己當前的困境,並向三方作出莊重承諾:倘若他們為他英勇奮戰,他將給予極為豐厚的獎賞,甚至誓言贈予一些高級軍官土地與頭銜。此舉極大地安撫了高層將領的心。

  然而,對於那一萬七千餘名正規步兵,他們並未得到這樣的承諾。

  珀爾修斯決定讓這些渴望戰鬥的人去掠奪沿途的幾個附近城市,對他們的暴行則選擇了視而不見。這樣一來,僱傭兵們便可從民眾手中奪取錢財,以滿足他們的貪婪,同時與當地女子歡愉,以彌補內心的空虛。

  每每回想起這些行為,珀爾修斯都感到深深的羞愧。他對自己本應保護的人民所犯下的罪行,愧疚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幾乎將他吞噬。

  珀爾修斯並非唯一流淚之人。內心的愧疚,加之重重問題的壓力,以及失去王位和他所珍視的一切的擔憂,已經深深地改變了他的身體。

  他變得消瘦憔悴,雙眼凹陷,臉頰瘦削,散發出一種淒涼的氣息。

  再加上缺乏防禦工事、糧食儲備不足、無法支付士兵軍餉,以及珀爾修斯此刻的心態,他並不希望進行一場持久戰,他渴望儘快結束這一切。

  因此,他挺直脊樑,用烈士般的聲音發誓:“若我註定喪命,那我寧願死在戰場上,也不願像懦夫一樣躲在暗處!”

  “讓我們在血腥的榮耀之光中勇往直前吧!”他的決心贏得了兒子們以及他最親密的家臣米特里迪圖斯的無條件支持。於是,他們決定發起最後一擊,作為最後的決戰。

  此戰的失敗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無疑是毀滅。那麼,勝利又意味著什麼呢?當然,並非戰爭的終結和所有領土的完全奪回。即便有這樣的想法也顯得過於天真。即便珀爾修斯能像漢尼拔在坎尼戰役中那樣取得驚人的勝利,幾乎摧毀亞歷山大,後者也不太可能輕易放棄提比亞斯的所有收穫。

  然而,或許,如果珀爾修斯能夠取得勝利,而且是一場輝煌的勝利,那麼他或許能獲得再次戰鬥的機會。若他能借此機會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那麼局勢或許會發展到迫使亞歷山大坐到談判桌前,讓珀爾修斯從他那裡獲得某種讓步的地步。

  到目前為止,亞歷山大還未看到任何談判的必要,他未曾輸過任何一場戰鬥,並堅信自己能夠佔領整個提比亞斯。這是珀爾修斯改變現狀的最後機會。

  於是,懷著巨大的希望和背水一戰的決心,珀爾修斯開始準備他的軍隊,以無盡的敵意注視著那四萬敵軍。他和亞歷山大的決戰地點選在迪亞努河沿岸,靠近河流與大海的交匯口。那裡正是莉莉比所在之地,地形平坦開闊,非常適合亞歷山大的重騎兵和珀爾修斯的方陣作戰。

  個人而言,亞歷山大並不喜歡這種地形,他更偏愛崎嶇不平的地面,因為那樣的地形對方陣兵更為不利。

  遺憾的是,他無法在這裡施展這種策略。因為附近並無這樣的地形。提比亞斯的南半部總體上非常平坦,幾乎無山丘可言。這樣的地勢極適宜農業發展,事實上,亞歷山大在途中看到了大片肥沃的土地,田野裡小麥、燕麥和其他農作物茂盛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