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神秘的 作品

181鹽計劃

  在那裡,亞歷山大首先看到的是煤被放在又大又平的梯田上,這些梯田被馬拉著的沉重的滾輪碾過,壓碎了鬆軟的岩石。

  由於磨煤機價格昂貴,而且地點也不確定,亞歷山大決定採用這種簡單的方法來磨煤,這種方法之所以可行,是因為與鐵礦石和熟料相比,這種材料相對柔軟。

  “一旦煤被壓碎,我們就把它們送到那裡,”塔克菲茲接著把亞歷山大帶到工廠的另一個地方。

  在這裡,煤粉與粘土混合,粘土由另一組婦女以3:1的比例篩選和清潔,然後大量澆水,產生潮溼的粘土狀稠度。

  這本身就是塊煤,沒有合適的形狀。

  為了做到這一點,這種“煤粘土”將被放在獨輪車上,運到工廠的真正生產中心。

  塔克菲茲領著亞歷山大來到這裡,在廣闊的空間裡,他看到了一千多名工人,其中大部分是女工,正在辛勤地為他製作煤塊。

  這些女性以兩人一組的方式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指定的任務。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一個人會從手推車上給她的一大堆“煤粘土”中取出一些,把它們放在亞歷山大下令製作的鐵鑄模裡。

  模具只是一箇中空的圓柱體,兩邊都打開,女人們用適量的煤粉填滿模具,在頂端放置一塊堅固的金屬板作為蓋子,然後用錘子反覆敲打,將粉末壓成固體形狀,讓蓋子儘可能地下沉,以獲得最堅固的產品。

  然後取下這個蓋子,第二個鑄鐵蓋子,這個有12個釘子,每一個1釐米厚的突出,將放在空心模具上,然後再一次把蓋子敲進去。

  錘擊動作將由二人中的第二位女性完成,一旦她覺得煤足夠緻密,空心模具就會從型煤上滑落,產生直徑20釐米,高30釐米的圓柱形燃料源,重約5公斤,上面有12個孔。

  然後將這些煤塊堆成金字塔狀,在太陽下曬乾大約一週,以去除多餘的水分,之後就可以燒製了,可以燃燒三到四個小時。

  這種相對較長的時間是由於它們上面的洞,這對煤的功能非常重要,尤其是煤的效率。

  這是因為這些孔增加了壓塊的表面積,使氧氣與更多的燃料接觸,使燃料燃燒得更高更快。

  因此,如果沒有孔,如果型煤只是一個固體塊,那麼它們只會在外表面燃燒,而內表面的許多揮發性物質由於氧氣不足而無法燃燒,並分解成惰性廢物-如灰燼和菸灰,從而降低效率和熱量輸出。

  這就是為什麼要添加孔,這就是為什麼這種類型的蜂窩煤被稱為蜂巢蜂窩煤。

  因為這些洞讓蜂窩煤看起來有點像蜂巢。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當亞歷山大回憶起他是如何學到這些知識的時候,他觀察到這個幾乎像機器人一樣的過程在整個巨大的設施中重複著。

  當他在一家鋼廠工作時,他了解了這種產品以及它是如何生產的。

  那裡有大量的煤被用來把鐵礦石變成生鐵。

  在使用這麼多煤的過程中,自然會有一些煤被剩餘,甚至被浪費,因為堆中下部的軟煤被上部的重量壓成粉末。

  這些多餘的煤將被在那裡工作的臨時工收集起來,他們將它們與各種各樣的填充物混合,如鋸木屑、磨漿、泥漿、麵粉等,然後用水將它們結合起來,製成成型煤。

  然後,他們會在一種叫做蜂巢爐的特殊爐子裡燃燒它們來準備食物。

  工人們之所以需要使用煤塊,或者如果沒有木柴來做飯,是因為鋼廠遠離城市,沒有天然氣供應管道。

  因此,對於這些生活在最低工資水平附近的人來說,能夠節省柴火價格是一個重大的福音。

  “省一分錢就是賺一分錢,”這是這些可憐的人一年到頭每天辛苦學到的一句話。

  正是通過觀察這些工人在空閒時間製作煤塊,亞歷山大學會了這項技術。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在回憶完之後,亞歷山大終於找回了自己,他把目光重新集中在眼前正在完成的工作上,並在心裡計算著製作一個煤球大約需要30-40秒。

  因此,工作日為10小時,並且假設有2小時浪費在諸如吃飯,方便,休息等雜項活動上,那麼一對煤每天可以生產近1000塊煤,或者使用約3.5噸煤和1.5噸土。

  亞歷山大計劃把所有開採的煤都轉化成煤塊,然後再用於他的工業或製鹽。

  因此,要轉換2000噸煤,他需要大約600雙或1200名工人。

  再加上另外800人負責所有其他的工作,比如把所有的煤從礦井運到這裡,壓碎煤,篩土,製造混合物,等等,這讓亞歷山大的員工總數達到了2000人左右。

  當亞歷山大問道:“我們有多少人?”塔克菲茲證實了這個數字。

  然後問工資,“那麼,我們付給他們多少錢?”

  “這取決於不同的工作。拉車的都是男性,一天掙5塊錢。碾壓煤的工人也是如此。”塔克菲茲欣然回答說:

  “篩土的女人得到2。老爺,一個人在攪拌和輸送煤漿,兩個工人在開模具。”然後他說完。

  “…”亞歷山大默默地指出,不管她們的工作類型如何,這些女性每天的工資都少了一英鎊。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這是當時的常態,甚至可以說這種做法在他自己的現代也一直存在。

  因此,他沒有因為這件事責備塔克菲茲。

  他想,老人甚至可能會覺得每天工資相差1英鎊已經很慷慨了。

  亞歷山大的想法是對的,因為通常女性每天的工資會少2-3盧比,如果老闆特別殘忍,有時甚至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