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鍋鍋 作品

第141章 移園

戰事尚且有一年光景,李惟儉要插手其中還來得及。

又說過一會子雜事,李惟儉這才與嚴希堯說了近期要去香山別院小住。

嚴希堯便揶揄道:“復生新得寵妾,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你那策論須得用些心思,總要添一些文采才是。不然乾巴巴的,實在乏味。”

李惟儉不以為意,領命而去。

這一日再無旁的事,李惟儉自回返家中歇息。待轉過天來,用過早飯,李惟儉便張羅著僱請車馬,朝那香山別院而去。

行囊一早就拾掇了,昨兒賈芸又尋了人牙子來,傅秋芳做主僱請了幾個粗使丫鬟。

丁家兄弟父母便在別院,吳鍾年歲又小,李惟儉便與吳海平商議著,讓其與茜雪留下看顧宅院。

吳海平欣然應下,說往家中去信一月有餘,他那兄弟料想再有十來天也該到京師了。

其後又交代賈芸一番,刻下宅院整飭的差不多了,約莫收尾還要十幾天光景。賈芸辦事盡心盡力,李惟儉倒是高看了一眼,他既有這般能為,來日留在身邊奔走也是好的。

旁的不贅言,丁家兄弟僱請了四輛馬車,鶯鶯燕燕上得馬車,臨近午時這才出得外城,朝著香山轔轔而去。

這京西有三山景緻之說,三山者,萬壽山、玉泉山、香山。大順皇室在前兩處都造了皇家園林,唯獨香山偏遠,還不曾建造皇家園林。因是便成了達官貴人購置別院之地。

此時夏日炎炎,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丁家兄弟提刀跨馬在前頭開路,吳鍾提著白蠟杆四下巡視。

因著去歲的災荒,今年京師左近匯聚了十來萬災民。三、四月間城外還有些亂,可待水務公司辦起來,有了錢的內府當即開拓西山煤礦,災民中青壯倒是有大半都被挑去了煤礦。

待到了五、六月,此時萬物勃發,朝廷賑災的糧食發下,災民也有野物充飢,這才四下散去。

這會子路上已然太平了不少,饒是如此丁家兄弟與吳鍾也不敢大意,遙遙瞥見遠處有人,總要探明瞭才會將其放過。

當先的一輛馬車裡,只李惟儉與傅秋芳二人。傅試的案子塵埃落定,如今她又許了李惟儉為妾,心中安穩,傅秋芳心緒便好轉了許多。路上四下觀量,待瞥見景緻,總會與李惟儉言說一番。

二人腳下放著冰盆,內中放置了碩大冰塊,這會子正絲絲冒著涼氣。可這點兒涼氣不過聊勝於無,倒是馬車行駛之際的迎面風更為涼爽一些。

路過玉泉山,李惟儉指著若隱若現的園林道:“皇城取水便在此處,太上還在此造了園子。約莫再過一些時日,聖人便會移架此處。”

傅秋芳就問道:“老爺的別院還要多遠?”

“再走小半個時辰就到了。喏,遠處那便是香山。”

傅秋芳道:“老爺,那別院有多少客舍?妾身想著來日要招待榮國府親眷,總不好太過侷促了。”

李惟儉道:“應是夠用了。”

他此前瞧過一次,內中亭臺樓閣無算,主宅兩進,另有客居小院四座,肯定夠用了。

傅秋芳思量著說道:“老爺天貺節的生兒,總要慶賀一番,米麵糧油自可在周遭莊子上採買,這菜品……”

“我交代了賈芸,過兩日置辦齊整了一道兒送來。哦,我還交代他請了兩位大廚來掌勺。”

傅秋芳赧然道:“老爺想得仔細,妾身多嘴了。”

李惟儉笑道:“也就這一遭,往後這等事兒都要你來操辦。”

傅秋芳頷首:“那妾身就先操辦著,待老爺娶了太太,這些事再交給太太處置。”

十里路不遠不近,說話間馬山上了半山腰,過得半晌停在一處園子前。丁家兄弟的父母一早兒得了信兒,早早的觀量著,瞧見馬車上山,緊忙便在門前迎候。

四輛馬車,鶯鶯燕燕十幾口子人,甫一下得車來,頓時鶯鶯燕燕、嘰嘰喳喳。莫說是本就歡實的琇瑩,便是最為文靜的香菱這會子也雀躍起來。

傅秋芳抬眼看去,便見山川秀逸,煙嵐浮頂,臺閣朦朧。忽而有古剎鐘聲傳來,她便喜道:“是了,北峰便是香山寺。老爺,回頭得了空可容我去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