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

  “都是託武相的福,村裡安排了先生來教書,還都不要學費,發書發紙筆墨水,”

  “今年夏糧收購指導價已經出來了,鬥米五錢,”武懷玉透露個好消息給村民們,這個糧價,已經跟長安的一樣了。

  溫飽,

  州縣官學生是有身份的人,出來起碼是個吏,而且成績好,還能被舉薦進國子監,或是參加科舉,那更了不得。

  那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現在卻能使喚上奴隸,他現在想的就是能馬上生孩子,以後一定要多生幾個,他家就他這一個,他想多生兒女,這樣也熱鬧,毛家也能在這開枝散葉繁榮,要是能夠再攢些錢糧多買幾個奴隸就更好了。

  “一天兩頓都能吃飽,有田有屋,有妻有兒,隔三差五的還能吃上點肉,菜裡時常有油星,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經常做夢都笑醒,”

  “讓娃好好讀,要是會讀,到時村學會推薦他們到縣裡參加考試,通過了就能進縣學或州學讀書,那可就是官學生,”

  甘蔗收購價也還不錯,沒有颱風等自然災害的話,收穫還是會不錯的。

  現在有田有屋,而且幾個兒子竟然還在村學免費讀書,雖說兒子們年紀大腦子也笨學不好,但他還是願意讓他們每天去學半天,有機會讀書識字那得珍惜,他當了兵才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你家這幾個小子長的都挺結實,現在都在村學讀書嗎?”

  在武懷玉眼裡,大家住的幹欄小屋很小很簡陋,穿的樸素吃的一般,可村民們卻都極為滿足,目光裡都是幸福。

  村民小毛感嘆著道,以前他光棍一個,依然都填不飽肚皮,可現在呢,當了守捉郎,娶了僧哥的妹子過門,家裡還有二百畝地,還有個奴隸,樓下還有一頭牛,

  武懷玉下了樓,僧哥陪著他在村子裡轉了一圈,挨家挨戶看了,雖說剛移民過來,但已經過了一個年,在這邊也算是立穩腳跟,生活過的都算不錯。

  流州是支持百姓多發展經濟作物,但糧食耕種也有條紅線,得保證糧食自給,還得有部份儲備。

  “花生、油菜,這些以後也可以種一些,”

  花生油菜都可以榨油,而且是很好的油料作物,而這年頭,油始終是很貴的,也是很重要的生活基本物資,雖說許多百姓平時捨不得吃油,捨不得點油燈,但一年到頭總還是得吃一點的,生活條件好點,那油用的就越多。

  總體上,油的需求一直都在,始終是供不應求,所以價格居高不下。

  

  人沒有油水,那就容易飢餓,而這年頭油的來源也少,

  植物油也是不錯的,比動物油脂更容易大量獲取,流求這邊條件適合種植,但種糧天花板限制厲害,自給自足就可以了,種太多就不適合。

  倒是可以發展甘蔗、棉花、以及花生、油菜這些經濟作物,種多少都是不愁銷的。

  其實武家在流求的莊園就是這種方向經營,

  水稻也是以種糯米為主,這是為了釀酒。然後紅薯玉米等粗糧種了許多,是為了養殖。

  接著就是種甘蔗棉花,種花生油菜這些,都是為了提高經濟產值。

  就好比養豬,流求現在對豬肉需求很大,武家在這邊建起養豬場,還養了許多母豬、公豬,搞起了繁育,

  僧哥他們這村裡,家家現在也都開始養豬,他們的豬崽就都是從武家的豬場買來的,

  養母豬比養肉豬更賺錢,

  對村民們來說,自家養上那麼幾頭豬,喂紅薯玉米蘿蔔米糠等,就能轉換成豬肉,既能賣掉賺錢,又能自己宰殺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