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926章 德不悅上

  管他什麼罪犯還是流民還是乞丐,是個人就給掃過來,沿著大江大河,然後進大運河直抵杭州,再出海下流求,這條路線雖然不是最近的,但肯定是最安全平穩舒適的。

  事實上,在武家之前在澎湖和安平開始登陸建立據點時,也已經在這裡和呂宋都開始登陸建立據點了,只是那邊的規模較小。

  武懷玉指了指腳下這片土地,在淡水溪的北岸,沿海靠江,海邊北面還有一座山,山南邊還有一個很好的天然港灣。

  等這裡發展起來後,未來還可以繼續往南,通過巴士海峽連接呂宋島。

  一個好漢三個幫,流求要發展,靠正常發展,那就太慢了,武懷玉也等不急,也不能光指望朝廷,所以還是得發動親朋好友幫忙。

  何況武懷玉從不虧欠朋友。

  現在流求的這些俘虜奴隸,在築完城後,會陸續的賣掉,賣給誰,當然是賣給幫忙的那些朋友們。

  中原內地的貴族豪強們,現在都很需要奴隸,奴隸很搶手,不管是開礦還是經營農莊,又或是開作坊,或是府第使喚,都是需要大量奴隸的。

  可這些年,朝廷積極開邊,邊地都在大量招募移民,給出的落戶條件都不錯,比如分授田地,比如安家費等等,

  內地許多無地的貧困百姓以前只能做佃戶,甚至是棄籍託庇於豪門之下做隱戶甚至主動為奴,

  可現在朝廷對這方面監察打擊的嚴厲,貴族們也不敢頂風做案,

  百姓有更好的選擇,自然也不願意棄籍投附豪強為奴,

  貞觀這些年大環境不一樣了,中原內地沒那麼多廉價好用的勞動力了,貴族豪強們也紛紛出現用工荒,

  這種情況下,也只能選擇買奴。

  可奴隸來源就這麼多,市場供應不及,經常有價無市的情況,

  

  “流求現在這麼缺人,為何還要把這些俘虜給賣到島外去呢?”石守信有些不解,那可是一萬多人啊。

  “置換,”武懷玉道。

  “同樣是一萬多人,在島上這一萬多俘虜的島夷,相比起從幽燕比塞北從河套從隴右河西,從劍南黔中,從江南中原等各地調來的一萬多人相比,是有根本的不同的,”

  哪怕那些天南地北弄來的多不是什麼好人,可他們畢竟是漢人,也不是說武懷玉眼裡只論血統,

  實際武懷玉看中的不是血統,而是內地來的這些人不管來自哪裡,但大體上華夏漢家文明思想下來的人,

  夷入夏則夏。

  就比如安平縣,這裡本來有幾萬島夷,兩千漢人來此,漢夷數量懸殊,時間久了反倒可能有夏入夷則夷的危險,

  而如果把那一萬多島夷俘虜送出去,換回來幾萬的漢人及部份各部蠻夷,那麼安平縣的人口結構就會變成以漢人為主,以漢文化為主,島夷和其它地方遷來的蠻夷,都會少數融於多數。

  “等那些人來了後,那些光棍,我們要幫他們婚配,優先介紹漢人婚配,不足的就找部落女子,官媒說親牽線,”

  武懷玉沒打算說搞漢夷不婚,恰相反,他認為得主動打破這個壁壘,得官方出面,為遷來漢人裡娶不到老婆的娶部落姑娘為妻,

  娶進來的夷女,生了孩子,自然是從父族,也是漢人。

  當然,武懷玉暫時不打算放開夷人娶漢女這條,除非夷人入贅漢女家,這個可以有,夷入夏則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