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862章 江州舉人

  “二郎你不在朝中,但朝中的事情卻都瞞不過伱啊。”

  王珪以前也是建成的人,貞觀朝皇帝把他抬的很高,一來正因他是舊太子黨人,二來也因他是太原王氏五姓子,這王珪本身也很有名氣,

  但後來王珪還是貶出為刺史,在地方只了幾年又召回來,可現在兩個黃門侍郎都不缺,卻又把許敬宗拜為檢校黃門侍郎,那他暫時代理的是誰的位置?

  李百藥是從禮部侍郎位置上升上來的,雖然他最近一直堅決反對世封,可李世民對這個趙郡李是很倚重的,

  那就剩下王珪有可能要出局了。

  “王珪是外放嗎?”

  武懷玉覺得王珪不可能更進一步。

  “王珪最近被不少御史彈劾,這事是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幕後推動的,但彈劾的不少事,確實引的陛下不快。”

  他告訴懷玉,“我聽說陛下原本想把王珪再貶同州刺史,後來皇后出面勸說了,所以有可能是改任禮部尚書兼魏王老師,原禮部尚書兼左衛大將軍的豆盧寬專任左衛大將軍,不再兼禮部尚書。”

  黃門侍郎到禮部尚書,還兼魏王師,這看來是升了啊。

  不過前有韋挺後有王珪,一個主持魏王府事,一個兼魏王師,加上魏王府長史杜楚客,司馬蘇勖,

  以及兼相州大都督府長史代主持都督府事務的宰相張亮,

  皇帝這是要弄啥呢。

  這是故意要給太子承乾一些壓力?

  還是說李泰這小胖子是嫡次子,所以更多恩寵?

  但這樣搞,別說太子有壓力,武懷玉都很有壓力,甚至容易給天下臣民錯誤的信號啊。

  皇帝你這樣弄,那韋挺杜楚客王珪柴紹侯君集這些人,豈不是要更加堅定的支持魏王爭儲?

  這不是故意製造矛盾?

  有這樣鍛鍊太子的?

  啥胡鬧。

  

  “你什麼時候去掉代檢校這三個字?”

  榻上那頭,許敬宗悠悠的道,“這次差事結束回京後,估計就能去掉這三個字了。”

  門下省,侍中魏徵,黃門侍郎李百藥、黃門侍郎許敬宗。

  想到這裡,許敬宗黑暗裡都笑出了聲。

  懷玉也不由笑笑,許敬宗似乎笑點不高,歷史上他居然在長孫皇后的喪禮上發笑,把李世民惹的大怒。

  四十不惑,

  剛年過四十的許敬宗,自追隨懷玉後,確實官運亨通。

  想當年,他與李密一起為魏徵記室,一起掌管文書。

  如今兜兜轉轉多年後,他也終於又追上了魏徵,同在中書省。

  只是還是有些距離,魏徵是宰相侍中,是鉅鹿郡公,他是黃門侍郎,高陽縣男。

  但他堅信,只要他跟今晚同在榻上而眠的武二郎繼續保持關係,他早晚也能進政事堂,甚至權勢超過魏徵。

  次日,

  武懷玉坐在刺史衙門,開始接受江州官員們的自陳述職,

  一個個綠袍青袍官排隊進來,十分不安的緊張述職,武懷玉坐在那面無表情,靜靜的聽著,拿了支筆在紙上不時寫寫劃劃,

  偶爾會問上一兩句話,看不出喜怒。

  江州流內官其實不多,一州三縣,每縣也就是縣令主簿縣丞縣尉而已,至於錄事、曹佐,以及縣經學博士、醫學博士、助教等,都無品級,屬於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