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456章 釜底抽薪回首掏

  此後陳武帝、陳後主等也有樣學樣,搞捨身佛寺這種事。

  堂堂天子,把自己賣給寺院,每次讓出十萬貫,二十萬貫的去贖,你說有這錢,多給前線將士們一些,改善下將士們待遇,或是多打造點軍械也好。

  這些人的行為,有時讓人費解。

  就好比蕭衍曾經下詔,要求全國以後祭祀宗廟祖先等,也不準再用豬牛羊三牲,得用蔬菜代替,就算神靈,以後也得改吃齋素。

  “豆盧兄是相信三階教的未來天國,還是彌勒降世的地上天國,又或是其它淨土宗、三論宗、華嚴宗、天台宗、律宗、禪宗?”

  豆盧懷讓笑笑。

  雖然魏武、周武兩帝滅佛,但隋一統天下後,大肆崇佛,尤其是楊廣,他早年常鎮揚州,就跟江南佛教義學派關係極好,登基後也是大興佛教。

  從朝堂到民間,這種氛圍一直很濃郁。

  不過豆盧懷讓雖也是經常佈施的大施主,但他跟蕭瑀這樣崇佛的人又不同,如蕭瑀崇佛,其實對如今的經學有自己的理解的,他是比較認可尊崇某一學派的。

  蕭瑀當初就曾對信行執弟子禮,可現在又改信蓮宗,也稱淨土宗或淨土派,這是傳自東晉慧遠的一個教派,這是主張稱名唸佛、往生淨土,蕭瑀跟光明寺的道綽禪師就關係極好。

  此時隨著譯經的興盛,教派也是興起了很多。

  三階教雖在信行的帶領下一度很興盛,但是他與傳統的正宗不協調,老是說什麼末法時代、佛法將滅,所以其它宗派對一起反對他,攻擊他,說他是異端,使的三階教曾在開皇末年就被朝廷禁止。

  末法時代,普法普教,眾生皆佛,佈施眾生。

  三階教本質上,是對社會不滿,甚至反對朝廷統治者,也反對佛教正宗,反對所有反對者,甚至信行之後,三階教的思想變的混亂。

  朝廷曾禁止,佛教其它教派更視為異端,可偏偏三階教不走尋常路,擁有很強的實力和聲望。

  按理說,蕭瑀既然是改信淨土宗的,那也當視三階教為異端,就如彌勒教一直被朝廷打壓一樣。

  但這次蕭瑀卻在為三階教奔走,還佈施黃金百兩。

  說到底,還是這次朝廷的行動,讓他們感受到了危險,這不僅僅是針對三階教,他們感覺是衝著整個佛教來的。

  唇亡齒寒。

  他們不是要真保三階教,僅僅只是不想讓朝廷藉機大肆除佛。

  “三階教名下的田地都清理出來沒有?”

  武懷玉八百張僧牒,賣了一萬兩黃金,非常滿意,也並不太在意三階教是怎麼籌來的錢,反正有冤大頭們掏錢。

  真金白銀進了國庫就行。

  這一下子就相當於收了一千二百萬畝地的地稅,還要啥自行車。

  “大致出來了,不過我阿舅似乎有意在拖延,並不太積極。”

  雍州別駕楊師道,是豆盧懷讓親孃舅,這傢伙最近跟武懷玉會面頻繁,還老帶和尚來,他的屁股坐哪邊,其實是非常清楚的。

  相比起蕭瑀半路改信淨土宗,楊師道仍是信三階教的。

  “不用管他,你這關內道支度使,本就負有登記田畝的職責,伱以清理田畝為收義倉糧做準備為由,你阿舅也沒理由攔著,他雍州衙門,可管不到你這關內道的支度使。”

  “三階教現在有度牒的千餘僧,給他們每人二十畝口分田,留足這兩萬來畝,其餘的都收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