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440章 失蹤的萬兩黃金

  後面不斷提檔,如一天十六分錢,一天三十六分錢等,從一年幾百文,到一兩千文,到後面越來越多。

  最早的時候,據說信行的無盡藏開始是主張眾生應行佈施,了卻前生的宿業。

  每天佈施一點財物,寺院統籌使用、幫忙打理,存入無盡藏院,這錢修寺院、供僧侶、救饑荒。

  有需要的可以借,借條都不用打,也不需要擔保人,佛就是擔保人,借款也不要利息。

  甚至如果捐錢者,遇到急事需要錢,還能再找無盡藏院要回去,以後再來佈施。

  甚至信行主張苦行忍辱為宗旨,一天只吃一頓乞來的飯,吃寺院的飯那都不行,要吃飯必須到路上去乞討佈施,見人不論男女,都要禮拜。死後也直接屍體放到樹林,讓鳥獸食,這叫以身佈施。

  他們還反對唸佛三昧,主張不念阿彌陀佛,只念地藏菩薩。還說一切佛像都是泥龕,不須尊敬,一切眾生都是真佛。

  這跟主流是反著來的,受各方排擠,但早先是得到隋文帝等支持的,只能說到了如今,才幾十年,這經就唸歪了。

  現在他們可不會再一天只吃一頓乞討來的飯食,無盡藏的錢財雖佈施而來,但他們也是放貸收息甚至是兩三倍利,不管佈施來還是放貸收息得來的錢,大部份用來享受了。

  法雅甚至娶妻納妾生子喝酒吃肉樣樣都來。

  以前主張信眾佈施,一切自願,現在是既信我教,那就必須得佈施,佈施了的錢財更沒有說能再拿回去的道理。

  信行死後,在開皇二十年,楊堅就已經對念歪了經的三階教下詔禁斷傳行,但沒有禁絕,等到楊廣時,反倒是更加興盛。

  三階教現在長安影響力很大,財富更巨,不僅是長安最有實力的放貸者之一,而且他們還是大地主,又是大奴隸主,擁有許多寺院淨人,另外他們還有別的寺廟所普遍沒有的兩千僧兵。

  從朝廷的角度上來看,三階教的教義上有些問題,只有給他們佈施才有未來希望,這當然是有大問題的。

  另外他們把佈施當成稅在收,這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