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357章 金殿分封武侍郎

  雖說搞地下情報立功不少,當初被李元吉逮捕百般刑訊也是死扛,可這種比較不好拿到檯面上,也只能委屈做個郡公,實封也才四百。

  如今終於晉封國公,張亮激動的滿面脹紅。

  “亂賊李孝常家財賞賜於你。”

  “臣謝陛下洪恩。”

  張亮磕頭,地磚上磕的砰砰響,額頭都磕青紫了。

  皇帝目光望向武懷玉。

  “武懷玉加左領軍大將軍,授雍州治中,加刑部侍郎檢校太子右衛率,加真封二百戶,通前共六百戶,加散將軍號冠軍將軍。

  亂賊王君廓家產、人口,皆賜於你。”

  武懷玉比張亮要淡定的多,聽到這個封賞出列謝恩領旨,這個封賞有些出乎意料,他也沒做多少事。

  六扇門確實盯這事一年多,做了許多工作,可武懷玉除了先前誅羅藝時,出過一些力,後來重心都是在朔方那邊。

  這次跑沙苑一趟,純粹就是撿功勞。

  皇帝卻還是把這功勞算了他一筆,給的賞賜很豐厚,僅是王君廓家產,就足夠驚人了。

  皇帝對自己心腹還真是向來大方豪爽。

  藉著這機會,皇帝也對朝堂人事進行了一輪大調整。

  “皇三子李恪,改封蜀王,拜益州大都督。”

  “皇四子李泰,改封魏王,拜揚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

  “皇五子李祐,改封燕王,拜幽州都督。”

  皇六弟趙王李元景改封荊王,由雍州牧改封安州大都督,原安州大都督高士廉遷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皇七弟魯王李元昌,改封漢王,封雍州牧。

  淮安王李神通長子膠東縣公李道彥,授相州大都督。

  遂安縣公李壽,授交州都督。

  “齊國公秦瓊。”

  “臣在。”秦瓊出列。

  李世民望著這老夥計,看著他現在恢復的不錯,也很欣慰,終於下定決心,“秦瓊拜兵部尚書,

  參預政事。”

  今天廷議的都是重臣,但還是很驚訝。

  兵部尚書這一直是杜如晦兼著,秦瓊由左衛大將軍升兵部尚書,倒也說的過去,畢竟以前秦王府第一大將嘛,但後面加參預政事四字,那就是入政事堂為相啊。

  本以為李靖由安州大都督升刑部尚書兼太子左衛率,有可能出將入相,誰想到秦瓊後來居上先拜相。

  秦瓊也很意外。

  他當殿請辭。

  “陛下,臣只是一武夫,衝鋒陷陣臣不敢說比人差,當年戰場之上,敵軍敢有在陛下面前炫耀人馬武力的,臣必斬其馬下。但擔任兵部尚書,臣自認不夠格,更沒資格入政事堂參預朝政,請陛下收回成命。”

  可皇帝已經考慮好了。

  “朕相信你有這個能力,之前一直是如晦兼任大司馬,但他也分身乏術,你是朕的老夥計,得給朕分憂。”

  皇帝不僅讓秦瓊以左衛大將軍銜加兵部尚書,還讓他總監東宮兵馬,並參預政事拜相。

  皇帝召手。

  參預政事的大印,還有一頂特製的三梁進德冠也捧上來。

  這冠仿皇帝自已設計的翼善冠,以鎏金銅葉做骨架,皮革張形,外面再貼一層皮革縷空蔓草花飾,頂部三道鎏金銅梁,兩側各三對中空鎏金我花趺,製作精巧,

  這種進德冠,比進賢冠還顯身份,每一頂都是皇帝特別賜出,現在能擁有進德冠的臣子可沒幾個,都是宰輔重臣或皇帝心腹。

  任秦瓊再三請辭,皇帝都不許,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中書侍郎溫彥博,改授御史大夫,兼太子左庶子,仍代理中書侍郎事務,加參預政事,進爵虞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