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235章 使持節

  後來處羅可汗被隋帝楊廣擒入長安,冊封了射匱為新汗,射匱很勇猛,將鐵勒大敗。

  鐵勒兵敗,再度向西突厥臣服,回紇等六部則向東歸屬東突厥始畢可汗。

  後來統葉護即位,西突厥再次內戰,國勢漸衰弱。

  “薛延陀前酋長乙失缽的孫子夷男是如今的部落酋長,統領其部落七萬餘家,有意東遷依附頡利可汗。

  但頡利可汗近年屢與我大唐相攻,甚至還攻打西突厥,每次都大量徵召鐵勒諸部壯丁人馬,回紇、拔野古諸部,已經反叛過數次。

  只是突厥兵強馬壯,鐵勒諸部沒能團結一起,故此每次反叛都敗了。

  如今聽聞頡利派始畢的兒子欲谷設和處羅的兒子拓設鎮守漠北,統領十萬部壓制鐵勒諸部,

  欲谷設他們對鐵勒諸部十分苛責,這次雪災,欲谷設和拓設必然會再向鐵勒諸部加稅,以轉移自己的損失自保。

  鐵勒諸部早有怨言,只是欠缺的一個領導者。

  薛延陀七萬眾,實力比回紇等都強,聽說夷男也很有野心,想要跟他祖父當年一樣,建立一個鐵勒人的汗國,他肯定不會如回紇一般甘心任頡利欺壓。

  回紇部酋長菩薩聽說也是個不甘突厥壓迫的人,只是實力稍弱。

  陛下派秘使前往漠北見夷男、菩薩等首領,冊封夷男為鐵勒汗國的可汗,加封菩薩為小可汗,賜給他們印信鼓纛。

  陛下可以許諾夷男、菩薩,大漠以北,皆賜封鐵勒,給他們建國,包括突厥現在所有漠北之地。

  只需一道詔書,一副鼓纛,野心勃勃又飽受突厥欺壓滿是怨恨的夷男、菩薩,就能夠站起來起兵反抗突厥。

  鐵勒諸部若是能夠團結在夷男旗下,那必將成為頡利心頭之患,到時他後院起火,再無法顧及南面。”

  聯結鐵勒諸部對付突厥,這其實也是之前就議定好的一個戰略,只是之前薛延陀還臣服於西突厥,而現在夷男要帶七萬帳歸附東突厥的頡利可汗,薛延陀部的東遷,將改變漠北東突厥汗國附屬的鐵勒諸部實力,尤其是夷男這麼有野心的年輕人,更容易被鼓動起兵。

  有野心的首領,有實力的部落,薛延陀能成為鐵勒諸部反叛突厥的領頭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若是中原大唐還全力支持他們建立汗國,那夷男絕不會再猶豫,特別是利用眼下這場白災,利用突厥對鐵勒的再次欺壓,絕對是如干柴遇烈火,一碰就著。

  “第三步呢?”

  “陛下,第三步是對付梁師都、招撫苑君璋。”

  “你支持對梁師都用兵嗎?”

  “陛下,用不著出兵,對付梁師都不用急著出兵,可以擇一員能文允武的上將,坐鎮朔方前線的夏州,朔方本就偏僻窮困之地,梁師都這些年養著許多兵,幾乎全民皆兵,生產被耽誤,十分窮困,以前還能靠著跟突厥人打劫填補一些,但現在突厥自顧不暇。”

  “對付梁師都,不用直接進兵,只要在邊境屯田駐兵,不斷的派兵騷擾梁師都,不讓他們安心生產,甚至他們耕種了,也要派兵毀掉他們的莊稼,踐踏他們的田地,同時派人潛入其境,用錢帛賄賂其部下,離間其官將,以官職爵位策反招降,甚至派細作燒燬他們的糧草,破壞他們的武器作坊,下毒毒死他們的戰馬牲畜······”

  “那麼以現在朔方的情況,不出一年時間,梁部就會徹底崩潰,不戰自亡。”

  “至於恆安的苑君璋,他現在更窮困,因此只需一使者就能將其招降。”

  武懷玉的這三步計劃,既不用毀約跟突厥宣戰,卻能讓突厥叔侄內訌、部眾叛亂、附庸崩潰,大唐不用出一兵一卒。

  對付梁師都以輕騎襲擾,主動出擊以攻代守,疲擾敵人,不用聚大兵,不用攻堅城,卻也能起到疲敵困敵之效,還不用消耗太多糧草器械,也不用動員百姓。

  “諸卿一起議一議武愛卿這三步計劃。”李世民笑著說道,看的出皇帝對這計劃很滿意。

  這一商議,足足討論了一天,連午飯都來沒顧的及吃,一直討論到天黑了,大家才回過神來。

  討論的最終結果就是皇帝沒接受蕭瑀建議出兵打突厥,也沒接受杜如晦建議直接出兵打梁師都。

  在武懷玉三步計劃基礎上,君臣們制訂了一個更加複雜詳細的計劃。

  柴紹和薛萬徹在華州、隴州一帶加緊訓練兵馬,為最後出兵做準備。

  剛徵召入朝的大理寺卿、左領軍大將軍李道宗仍授為靈州都督。

  原本因沒於梁師都而罷設的夏州都督府恢復,調延州都督段德操任夏州都督,早年降唐的梁師都部下劉旻授夏州都督府長史,劉蘭成為夏州都督府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