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脂焚椒 作品

第二十二章





商憂本質目空一切、自命不凡,他雖然可以為了聆天台的名聲與榮耀殺了大司卜,可打心眼裡仍覺得“司卜乃天幸”,與普通人不一樣。




因此,他自然不會讓大司卜降格,使用普通的棺槨。




棺槨將要被馬車拖到面前,江玉珣正準備叫莊有梨一道離開。




誰知剛轉過身,突然有百姓大聲喊道:“江,江大人?”




“江玉珣江大人來了!”




江玉珣:!!!




等他反應過來時,已被百姓團團圍住。




昭都的長街在剎那間沸騰了起來。




無論是質疑聆天台、質疑少司卜的百姓,還是單純認為大司卜“一隻老鼠害了一鍋湯”的百姓,全都振臂高呼,大聲叫起了江玉珣的名字。




商憂餘光看見——




身著藍色長衫的少年,被圍在人群之中。




百姓大聲朝他道謝,而他則不知疲倦地將跪在地上的百姓,一個一個朝上拽。




“司卜大人……”巫覡猶豫著開口,想要說點什麼。




商憂收回視線將他的話打斷:“走。”




同時一點點用力攥緊了手中的法器,直到掌心生痛都沒有鬆手。




“是,是大人。”




巫覡當即閉嘴退了回去。




商憂一行人走了整整兩個時辰,方才回到聆天台。




馬車拖著白玉棺槨攀上月鞘山,行走間發出刺耳的“吱吱”響聲。




到了這裡,眾人本以為能鬆一口氣。




可是沒有想到,此刻聆天台外已經聚集了數百名百姓。




——且全是最激憤之人。




見他們出現,立刻有人咒罵著向前而




()來,




狠狠啐了一口道:“什麼聆天台?沒求得玄天保佑也就罷了,




竟差一點害死我們!”




離開昭以後,護送商憂一行人回聆天台的禁軍也少了大半。




說話間,百姓已衝至聆天台門口。




“道貌岸然之徒!既然有錢給朝廷上捐,怎麼不將我們這些年來上貢給聆天台的錢全部退回來——”




“就是!”




“吐出來,把搜刮的民脂民膏都吐出來!”




禁軍上前努力將人隔開。




商憂腳步一頓,同時如沒聽到百姓的咒罵般,頂著咒罵聲朝聆天台正門而去。




白玉棺槨被馬車拖入院內,玄黑色石門緊閉的那一刻,他終於忍無可忍,猛地抬手重重一摔,將青玉法器砸在了地上。




“砰——”




法器當下便被摔得四分五裂。




見此情形,巫覡紛紛跪地:“司卜大人息怒——”




“……息怒?”




已經快步走入茉莉花叢中的商憂咬牙停下了腳步,接著竟然如聽到什麼天大的笑話一般笑出了聲來。




他緩緩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




聆天台內茉莉正在盛放。




香氣濃重撲鼻。




——哪怕如此,味道仍沒能將他衣襬的惡臭掩蓋。




那腥臭如影隨形。




叫他怎麼也無法忽視。









次日清晨,天子率百官回仙遊宮。




這一次應長川並未騎馬,而是選擇乘坐馬車。




——身為工作狂的他並不是想要休息,而是打算藉此時間處理奏章。




江玉珣原本應騎馬隨行,後來也被叫到了馬車中一道加班。




……這還不如騎馬呢!




馬車上,少年默默嘆了一口氣,整理起了新收來的奏章。




翻了兩本後,江玉珣的動作忽然一滯。




新收的奏章上寫到:




丞相雖已註定難逃一死,但是人還是要繼續審下去。




玄印監前一晚便將他押向詔獄。




百姓群情激奮,早早堵在了路邊。




他們或許會給聆天台一點“面子”,卻絕不會對丞相手下留情。




混亂的長街上,竟有人手持利器,趁機向丞相砍去。




幸虧玄印監反應及時,替他擋住了這一擊,不然丞相昨晚便要斃命了。




看完之後,江玉珣在奏章上劃好重點,再折起放到了應長川手邊“不急閱”那一堆裡去。




……




工作雖然重要,但保護視力同樣重要。




整理奏章的間隙,江玉珣隔三岔五便朝馬車窗外看去,以緩解疲勞。




重複了幾次,發現應長川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小動作後,江玉珣便悄悄翻開了一本字多的奏章,打算假裝認真閱讀,來偷摸上一小會魚。




誰料摸了不到一分鐘,天子竟已垂眸將視線落在了江玉珣手中的奏章上:“這本奏章




有問題嗎?”()




“”“……”




?棄脂焚椒的作品《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開玩笑,我壓根沒有在看啊!




江玉珣隨即集中注意力,逼迫自己最快速度閱讀起了奏章上的文字。




看了兩眼他便反應過來:




自己隨手拿起的這本奏章,裡面寫是修堤的計劃與預算。




不等應長川發問,江玉珣立刻抬眸對天子說:“呃……臣以為,此次修堤不可再像往常一樣,單純在原址上重修、加固河堤了事。”




天子如沒看到他走神般問:“為何。”




官道依河而建。




此時窗外正是平靜下來的怡河。




江玉珣緩緩把視線落在了怡河之上。




應長川也隨他一道看向車外。




平原上的河流無拘無束,河道往往更加彎曲,怡河也是如此。




從江玉珣所處位置向窗外看去,正好能瞧見一個“s”形的急彎。




少年看了幾眼,便將視線收了回來:




“回陛下,怡河河道彎曲,如突遇洪峰,河水很容易拐不過彎來,直挺挺衝出河道。此次潰堤,也有幾分這樣的原因。”




應長川緩緩點頭,眸中也生出些許興趣。




見狀,江玉珣繼續說:“怡河水量絕不算小,但是千百年來卻從未通航。除了之前幾朝不關心河務,鮮少疏梭河道以外。更是因為它河道相對曲折,不利於船行。”




說到這裡,應長川已經猜到了江玉珣的意圖。




他放下手中奏章,再一次朝著窗外的大河看去:“愛卿的意思是?”




江玉珣深吸一口氣,將自己的最終目的拋了出來:“臣以為,朝廷可以借這次機會,人工為河道截彎取直。這樣既利於洩洪,降低了怡河潰堤的風險。又可使其通航。”




說完,他的心臟便重重跳動了起來。




馬車之中一片寂靜。




頓了幾秒,江玉珣忍不住多補充了一句:“……屆時怡河流速也會變得更快,河道自然變深,不必人工深挖就可以直接通航。”




按照原本的歷史,江玉珣所說的事幾百年後才有人做。




而這期間,怡河不知道已氾濫了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