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再入荊州,重奪五郡


                 劉封奪取南郡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糧倉,可偌大的倉庫空空如也,竟無半粒糧食。

  很無奈,但也合乎情理。

  關羽徵襄樊需要大量糧草,孫權襲漢中也需要大量糧草,江陵本來富足的府庫早就掏空了。

  不過好在即將入秋,可從百姓那裡徵糧。

  便立刻命黃權去辦此事。

  黃權下基層調查一番,便來回報:“陛下,今年荊州雖非災年,但夏時雨水不多,又適逢戰亂誤了農時,收成不比往年。”

  劉封點點頭:“大概是往年的多少?”

  “七成到八成左右!”

  七成到八成的收成,若無需繳納稅糧,自然還算富足,但繳納稅糧,百姓怕是要捱餓了。

  可六萬大軍在此,若不徵糧草,大軍如何維持?

  劉封思來想去,做了一個決定。

  凡荊襄之地民夫鄉勇,全部放其歸鄉,剩下士兵,分批下地務農,幫助百姓收割麥子。

  至於要繳納的稅糧,也做了適當減免。

  徵糧歸徵糧,至少讓百姓心裡過得去。

  鄉勇剛下派下去,黃權便又提出一個建議:“陛下,臣建議您先別急去攻打江東,而是趕在秋收結束之前將荊南四郡和江夏收入囊中,這樣就可以趕在東吳徵稅之前多得五郡稅糧。”

  劉封本迫不及待的想攻入江東,斬下孫權的頭顱,給劉備做祭。

  但他不得不承認,黃權的這個建議更高明也更有性價比。

  一來趕在秋收之前奪取五郡能多徵來不少稅糧,維持大軍日常運轉,二來也可以徹底奪回荊州,保證在攻打江東之時後方穩定。

  若在攻打江東之時,四郡生亂阻擋糧道,孫權再來個堅壁清野,那非但不能為父親報仇,自己也可能折在江東。

  黃權還有些擔心勸不住劉封,便繼續道:

  “陛下在荊州最有名望,您若出馬,荊南四郡和江夏必望風而降。等穩固了荊州,待明年我們準備妥當,再徵江東,那孫權必不能敵也。”

  劉封心中思忖,他此行的目的是為父報仇,但絕不是不顧一切的報仇。

  一旦人失去了理智,便容易犯錯。

  到時仇不能報,反而把自己搭進去。

  他必須咬牙讓自己冷靜下來,這樣才能做出理智的決斷:

  “除去遣散歸鄉的民夫鄉勇,還有派去幫著百姓收割的人,還剩多少兵卒?”

  “陛下,還剩兩萬三千餘兵。”

  劉封點點頭,便使黃權淩統帶一萬三千兵馬守著南郡,他自己帶吳懿和沙摩柯領一萬兵馬南下攻打臨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