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陛下 作品

第200章


                 子吾少女的話,很快引發了圍觀使節們的熱烈討論。

  因為這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王洛作為古修士,實在太不古修士了!

  而要準確闡述這句話,就要先了解什麼是古修士,或者說什麼是古修士給人的刻板印象。

  天劫前後的仙道修行,有著千萬種不同,而一言以蔽之,就是重視前期和重視後期的區別。

  對古修士來說,一切修行的目的,理論上都是為了大後期的飛昇,只要能更加近的觸及飛昇之門,前期多吃些苦受些累,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很多名門正派培養道種,甚至能寬容地允許他們在引氣、築基階段逡巡百年。反正只要金丹之後的境界能一帆風順,這道種培養的就不算虧。

  反過來說,即便前期修行再快——三年築基五年凝丹,可若是之後立刻卡在某個瓶頸處不得寸進,那就得不償失了。

  在這種舊世大環境下,至少走正統仙道的古修士,並不會很看重前期的修行進度。進度快慢,更多是用來彰顯天賦,並沒有實際意義。

  而王洛作為靈山山主,其自身就是舊世正統的組成部分,加上他被前代山主宋一鏡當做關門弟子培養,身份已定,根本沒有彰顯天賦的必要,也就更沒有任何理由在前期急於求成。

  但王洛的修行進度,依然快得與現代人無異,二十出頭就站到了凝丹的關卡前,對古修士而言,堪稱驚世駭俗。

  此外,他在築基境界下展示出的力量,也過於破格了——以不折不扣的築基境界,抗衡金丹級的黃龍將軍,當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人能做到。

  然而此事其實並不合理。

  因為理論上講,後世的修行人,在同境界下的戰力,應該要優於先人!

  當然,不可否認,和那些生活於弱肉強食環境下的古典時代的修行人相比,現代人的生活實在過於精緻和安逸了,絕大部分人連自主吐納都不會,更沒有任何實戰經驗可言,就連所謂實戰訓練過的青萍司青衣們,都往往只懂得揮舞金印,而缺乏實際應變之能。和那些屍山血海中拼殺出來的先人相比,就彷彿是被精緻閹割過的家畜。

  但是,這種對比,僅限於一般人,佔據了絕大部分人口比例的芸芸眾生。

  而這部分人,在天劫以前,那個仙道並未真正普及的時代,被稱為凡人。在飛天遁地的修行人眼中,就宛如螻蟻。根本沒有拿來比較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