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確保地下的地質結構穩固

  建築專家李峰拿起掌中的觸控筆,指著地圖上的某個區域,"首先,我們需要確定隧道的起點和終點。這兩個點之間的路徑應該儘可能避開地質結構複雜的區域,確保隧道施工的高效性。"

  地質學家黎敏在旁邊補充道,"而且,我們要留意潛在的地下水源和地下生物群,避免對當地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工程師王斌將注意力放在了隧道的結構上,"隧道的建設需要使用高強度的建築材料,而且內部設備要經受住長時間的運行。我們可以考慮使用新型合金材料,提高整體的耐久性。"

  林陽點頭表示同意,"同時,我們要保證隧道內的通風系統、應急照明、通信設備等一系列設施都要達到最高標準。隧道的安全性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因素。"

  設計團隊展開了激烈而充分的討論,他們在地圖上畫線、標記隧道出口、研究施工進度,每一個決策都經過深思熟慮。在討論中,科研團隊的成員們相互提出建議,爭論出最佳的設計方案。

  "我們不能只看眼前,還要考慮未來。這個隧道系統應該是可擴展的,以適應未來基地的擴張和交流。"李峰強調道。

  最終,設計團隊形成了一個詳細的隧道設計方案,包括起點、終點、隧道深度、施工材料、設備配置等各個方面的內容。這個方案不僅考慮了工程的可行性,還充分照顧了地質、環保、安全等多個層面的因素。

  "好,我們的目標就是按照這個方案,建設一條連接基地的安全、高效的地下鐵隧道。"林陽宣佈著,整個設計團隊齊心協力,開始了進一步的實施計劃。

  在基地的物資管理中心,林陽與供應商進行了詳細的材料採購洽談。供應商代表陳經理滿臉笑容,"林總,我們已經準備好您所需要的所有材料清單,保證質量和數量都是最好的。"

  林陽點頭,"很好,我們需要的材料涉及到隧道結構、通風系統和軌道建設,每一個方面都需要高標準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