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無限暴漲,我橫壓多元 作品

第175章銀河戰力等級體系,霸主與暴君

  甚至在對敵時,還可以強行‘借’走別人體內所有熱能,從而殺死敵人。

  但B體系能力者在面對那些強體魄高速生命時,依然會被一拳打爆。

  只是體內熱能並不多的他們,自爆威力不會那麼大。

  當然,這兩個例子並不是要說明專注於自身體魄的強度提升就是最正確的進化路線。

  因為存在著太多進化路線,天克這種只專注提升體魄強度的體系了。

  譬如一種體系能力者身體孱弱,但心靈能力強大。

  那些在面對這種心靈能力者時,純粹的體魄進化者,很可能一個照面就會被對方控魂,變成一具任勞任怨的行屍走肉。

  而且,一些脆皮法師型體系的能力者在面對純體魄能力者時,也完全可以拉開足夠長的距離,遠程釋放大量攻擊對其進行火力壓制,最終將對方輕易殲滅。

  還有些純粹防禦類體系,可以輕易扭轉、散逸、反彈各種形式的攻擊。

  同時,還有一些體系是完全不增長任何攻擊與防禦能力的,只會增加計算能力與神魂強度,以便能更多的利用大量的外物。

  譬如常規的手持武器,或者破壞性極強的範圍型武器,乃至可以摧毀大陸板塊的殲星武器。

  甚至銀河中也真的存在一些完全不涉及任何攻擊方面的能力體系。

  他們的進化方向可能是探索、研究、保護等等。

  所以銀河系諸多高等文明,就選擇了一項最為直觀也最容易計算的屬性,用來衡量各個生物的等級,或者說……戰力等級:

  即是,對外界的破壞程度。

  ….至於那些沒有破壞力或者破壞力不強的體系,不會被統計入這個等級計算體系之中,自然會有其他針對他們那一類型能力的等級標準體系。

  還有那些能力類型過於詭異過於奇怪的能力體系,同樣也不會計入這個戰力等級體系之中,自會有相關的等級標準來對應他們。

  而銀河諸文明對於一切通過靈氣進化己身從而獲得強大力量的生物,根據具體的破壞力制訂了一個相對統一的等級體系。

  這個體系使用了最簡單的數字來排列等級。

  因為數學是所有智慧生命最通用的語言。

  從1開始,直到30。

  共計三十個等階。

  而隨著時間演變,這三十個等階又逐漸被劃分出三個大等級。

  如果按照穆蒼這個藍星人的理解角度去看,那麼這整個等級表粗淺一些就是這樣劃分的:

  一~十階(普通生命):

  數米~千米破壞範圍。

  即,爆牆~爆街級。

  一~十階(超凡生命):

  十公里~千公里破壞範圍。

  即,爆城~爆地表級。

  一~十階(銀河霸主):

  萬公里~百萬公里破壞範圍。

  即,爆行星~爆恆星級。

  這裡的‘爆’指代的是短時性的破壞行為。

  雖然沒有太死板嚴苛的時間和次數限制,但一年半載連續攻擊才能達到破壞標準的肯定不行。

  至少得是在一次激烈戰鬥中,譬如數分鐘時間內完成大概的破壞效果才能算數。

  ‘破壞範圍’則指代的是擁有一定體積的三維實體,而非僅有廣闊面積卻無相應高度深度的二維平面。

  ‘範圍’是立體的,而不是僅有平面。

  直白點說,哪怕一個生物可以在短時間內就犁翻萬米大地,看似面積達標,但深度只有幾十米,那麼他照樣不能算超凡級。

  所以,如果按照這個等級標準來對照。

  目前的藍星文明,尚且還沒有一個人類踏足了超凡級。

  即便是穆蒼的二徒弟。

  那已然凝結真性,開始嘗試塑造聖體的武道天驕宋荻,也只是止步於超凡之下最巔峰而已。

  當然,那些正躺在寶藍研究所裡被動參與研究工作的極光氏族基本都是超凡級生物無疑。

  還有極光之王、巫王邁錫尼爾、門羅·霍姆斯、最初魔鬼這些不該出現在藍星上的異類,有一個算一個,也都是妥妥的超凡級,甚至階位還會比較靠前。

  但就算有他們現在還健在,而且願意同心協力保衛人類文明,可如果藍星從未出現過穆蒼這種規格外存在,那麼只要有一支由數十個外星超凡級生命組成的小隊,就能輕易碾壓他們,然後制霸整個藍星世界。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