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憐憫

  聽到這番話,朱應忽然說道:“陛下,臣在扶南的時候,曾遇到一個人。”

  “此人喚作陳宋,乃是天竺人。”

  “我當時非常的驚訝,不知他一個天竺人為什麼會出現在扶南國,後來得知,從海上能到達天竺。”

  “我們曾跟著他前往天竺方向航行,看到過幾處島嶼,島嶼上的人文風土與我們截然不同,相貌怪異”

  聽著朱應的話,曹髦都忍不住點頭,聽的很是仔細。

  朱應又看向了康泰,“康公有本書,喚作《吳時外國志》,其中就記載了海外的諸多小國,也包括天竺那邊的諸多島嶼。”

  曹髦又看向了康泰,康泰也回憶起了這件事,如實的說起了自己在海外所見過的諸多小國。

  “過去,曾有個商人,此人喚作秦論,他是從大秦國來的,前來朝見大皇帝。”

  “大秦??”

  曹髦愣了一下,他還真不知道這件事。

  孫權還見過羅馬人??

  “可詳細告知!”

  康泰趕忙說道:“黃武五年的時候,他從海路到達交趾郡,當時的太守趕忙將他送去拜見大皇帝。”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此人知道一些雅言,卻不是很熟練,他不是一般的商賈,光是隨行的奴僕就有兩百多人。”

  “大皇帝曾經跟他詢問了大秦國的風土人情,他一一回答,後來他看到了山越人,覺得很是稀奇,就跟大皇帝討要,大皇帝就送給了他一些山越奴僕,派遣官吏送他回國”

  曹髦都忍不住感慨了起來。

  從水路來的羅馬人啊。

  這也是厲害。

  這更是加強了曹髦要派人出海的想法。

  當曹髦問起該怎麼更多的跟這些外邦取得聯繫的時候,朱應苦笑著說道:“陛下,其實吳地有很多商賈,都想要外出,只是原先不許他們外出而已,陛下若是下令允許這些商賈外出,他們也能前往天下各地,宣揚大魏之威。”

  “可是,陛下為何要這麼做呢?”

  朱應隨即解釋了起來。

  原來,吳國是禁止百姓們私自出海的,而孫權本人對那些荒島也不是那麼的在意。

  吳國本身就擁有大量的土地,這些地方都沒開發完,哪裡顧得上海外的那些島嶼呢?

  而且吳國人口不多,孫權認為,倘若允許他們出海,就會出現大量百姓逃亡的情況。

  尤其是商賈們,他們可能會販賣國內的一些重要資源,這是孫權所無法容忍的。

  商賈一直都不太受封建統治者們的喜愛,不只是孫權,很多君王都認為商賈皆無良,認為他們不從事生產,不能給國家產生任何的利益。

  曹髦當然知道這是錯誤的。

  商業活動是應當被廟堂所保護的,民間的商業活動同樣能推動廟堂的發展。

  商賈們所能到達的地方,廟堂隨後也能前往

  況且說商賈出賣廟堂利益大魏周圍也得有人能讓商賈們去出賣利益啊,他們賣給誰?邪馬臺嗎?

  還是有著一萬大軍的扶南國??

  還是在千里之外的大秦?

  以華夏商賈們的性格,哪怕是去經商,只怕都是去薅別人的羊毛,薅完了就帶著這些東西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