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95 林丹汗


                 “陛下,臣需要留有一些兵力備用輪換。”雖然是皇帝下的命令,可杜松並不認為合理。

  山海關不是座關城,而是一串,有好幾個重點需要設防,兵力本來就不寬裕。一下子拿走了少一半,不光捉襟見肘,連必要的輪換都無法做到。總不能讓士兵們一直頂在城牆上,那樣用不了多久士氣、體力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該輪換輪換,把守城士兵數量降低一倍就可以了。不用擔心山海關的安危,待朕領兵出關之後這裡任何敵人也不會出現。”

  但洪濤並不是專程來幫助山海關防禦的,在他看來更重要的是側翼安危。只要能保證女真軍隊不從北面某處突破邊牆,山海關留下2000士兵就足夠用了。

  “陛下真的要帶兵出關?”

  杜松嚥了口唾沫,還是把心中不解問出來了。不管陸軍這三萬兵將是不是強軍,只要肯放到山海關沿線基本就確保邊牆無法被突破。

  拖上個把月的敵人自會退去,別說十萬軍隊,就算一萬軍隊每天人吃馬嚼的也得消耗不少輜重糧草,大明軍隊耗得起,女真軍隊真耗不起。

  “不出關作戰朕來這裡何用?剛剛講了半天你還是沒有理解,既然喀爾喀五部有可能對女真軍隊過境不聞不問,誰又能保證喀喇沁部不會如此呢?

  如果我們在這裡佈下重兵防禦,女真軍隊有沒有可能去居庸關甚至宣府尋找薄弱點突破?到時候朕再想回援京師都來不及了。

  做為防守一方,佔了地利卻失了先手,不可能長時間把上千裡邊牆全防禦得滴水不漏。所以光被動防守是不可取的,找準了時機必須主動出擊,也讓敵人摸不清脈絡。”

  古代兵法上有沒有針對此種情況的解決方案洪濤不清楚,但堅決不能耗下去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不光後金耗不起,大明同樣也耗不起。

  “萬歲爺打算何時出關,要帶多少兵馬?”丁順應該能理解皇帝的意思,沒有在該不該主動出擊的問題上多糾纏,只是關心具體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