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86 規矩


                 可是熊三拔該拿什麼來養活上萬人呢?三個字,工程款。第二條軌道從皇帝授意修建,搖身一變成了工部主張修建。既然是朝廷要修路,款項自然要由朝廷出,於是工部就要從節慎庫中拿出銀兩支付修路費用。

  但與往常的工程不同,這次是由軌道公司完全承包。雙方談好一個總價,工部掏銀子、軌道公司幹活。整條木軌道分成十份,先撥款三成,然後完成一份工部驗收一份,合格了再撥款一份,不合格分文不給還得返工。

  結果就是第二條木軌道修建的速度明顯加快,質量也全部合格。工部算下來能比自己幹節省四成費用,軌道公司還賺取了二成利潤,同時又養活了上萬勞力,三方同時受益。

  實際上最大的受益人並不是這三方,而是海軍、陸軍和附近的各家工廠。以往的大宗物品運輸除了海上,基本都要指望運河,中途需要裝卸好幾次,有些需要保密的貨物還得自備船隻。

  現在只需把貨物運到朝陽門外的貨場裝上軌道馬車,一口氣就能運到通州陸軍大營、天津州海軍大庫、海河沿岸的各家工廠,以及大沽口海軍基地。

  中途還有十多個站點和支路可供分流,像海軍大庫,有特別通關文牒的軌道馬車能一直進入庫區,不光裝卸方便還便於保密。

  關於保密,海軍參謀部可算用心良苦了,設計了好幾套查驗身份的辦法。從一里之外就設有崗哨盤查,連續三道,人和貨物要完全符合才能通過。

  為了確保少受人為因素影響,沿途的三道崗哨還是用了不同部門的人。第一道是倉庫本身的護廠隊,第二道是陸軍,第三道是海軍。這樣一來即便出現了內鬼,也很難在三個部門裡通行無阻。

  有道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如此縝密的安保措施執行起來從未出過差錯,不承想今天卻闖下了大禍,居然把有可能的皇帝給擋在了外面。皇帝不太可能與護廠隊員計較,但負責管理大庫的海軍官員罪責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