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433 欲加之罪2


                 王象乾猜對了,洪濤壓根兒也沒想找什麼藉口舉起屠刀把滿朝文武砍得乾乾淨淨,因為那樣做沒有效果,且已經被不止一個例子證實過。

  當年老朱在建國之初就這麼幹過,隨便找首詩挑出某句就能殺人。抓到一個有不滿言論的官員,只要與其有聯繫的官員都是同黨。搞得當官成了高危職業,很多官員早上出門上班得留下遺囑,不知道還能不能活著回家。

  結果殺了一茬又一茬,該謀反的繼續謀反,該貪墨的接著貪墨,屁用不管。甚至新上任的官員比前任胃口更大、節操更低,真乃長江後浪推前浪。

  其實道理很簡單,不用勞煩哲學家分析總結,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現成的例子。想讓牲口乾活,光靠打肯定不成,還要給飯吃,時不時給點甜頭。

  人在某些方面和牲口的習性差不多,光靠殺頭也沒用。古人早就總結過,想讓其聽話配合,得威逼利誘,在歐美叫做一手大棒子、一手胡蘿蔔。

  威逼利誘精髓不是胡蘿蔔的香甜也不是大棒子的殺傷力,而是恩威並濟。胡蘿蔔給多了會讓人忘記大棒子的疼,滋生惰性;大棒子掄多了會讓人忘掉胡蘿蔔的甜,失去希望。

  法外開恩就很好嘛,犯了錯不怕,只要被抓住且沒造成太大損失,並接受了相應的懲罰,最主要是被皇帝抓住了小辮子,還是可以繼續工作的。

  通常而言,犯過錯並受到懲罰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會汲取教訓,不會再輕易犯同樣的錯誤。反倒是沒犯過錯的人,不知道輕重,更容易犯錯。

  “此言差矣!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法不容情,若陛下因為法不責眾而法外開恩,則法度盡失,又該以何約束滿朝文武?”

  可是還沒等洪濤就坡下驢,大理寺卿高攀龍突然說話了。這傢伙很有點孤臣的意思,一向認理不認人,自打上任之後沒少給皇帝添麻煩,也沒少得罪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