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90 危機悄悄臨近


                 第一批秦級戰艦的工期原本在三年左右,主要是南洋柚木比較硬,彎曲造型相對要慢一些。但海河機械廠馬上就送來了一種被稱作鍋爐的新設備,瞬間讓木料加工成型速度提高了好幾倍。

  原理很簡單,和南方人制作竹器的手法很像,只不過放大了許多倍。鍋爐可以把水加熱成高溫蒸汽,用其燻蒸過的木料定型很快,能彎成各種弧度,極大的節省了人工和時間,保守估算可以把工期縮短一半。

  利用這段時間,正好把新招收的疍民好好訓練訓練,打牢基礎。順便再把海運、海關這兩大塊新領域好好規劃一番,真急不得。

  “錯,我們的時間很緊,一到兩年,不是北邊就是南邊肯定會面臨一場大戰,說不定還得南北兼顧。光靠海軍眼下的實力遠遠不夠用,朕打算仿照海軍把新式陸軍也弄起來。”

  袁可立的意思洪濤聽出來了,提醒的很及時也很正確。但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景色不同,想法肯定也不同。他僅僅考慮到了海軍的發展,頂多想到了如何威懾周邊國家,卻沒法再往更遠處瞭望,做更長遠的打算。

  算起來西班牙國王的回覆最晚明年開春會抵達,如果他們肯與大明合作獨享亞洲海上貿易權,海軍就要考慮派遣遠洋艦隊去馬六甲海峽護航,防禦巴達維亞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前來襲擾。

  其實就算荷蘭人不主動來進攻,等到海軍的第一批遠洋戰艦下水,也得去巴達維亞堵門。沒辦法,一山不容二虎,荷蘭與西班牙是死敵,絕對不會允許西班牙人獨霸東印度群島的海上貿易,早晚都要打。

  如果西班牙國王太笨,還拿大明當做南美的印加帝國,不打算結盟,那海軍的任務就更重了。不光要把馬尼拉港和菲律賓群島上的西班牙人全趕走,還要面對荷蘭人的擴張。

  除非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爆發了全面對抗,否則大明海軍就不可能閒著,肯定要進行一場規模不算小,持續時間也不算短的海上貿易權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