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36 海商和工廠


                 “拋開走私不談,現廣東和福建皆有開禁港口,兩地商船出入貨物市舶司肯定要抽分。以朕的見解,來往商船和貨物越多,抽分也該越多。

  市舶司和督餉館的銀子一部分入了當地府庫,還有一部分要送往太倉和內庫。為何許愛卿要把這些與農戶一樣繳納了錢糧的海商稱為不從朝廷號令之輩,對其在外遭遇欺凌還不聞不問?

  在座的諸位誰敢說我大明沒有貪官汙吏?又有誰敢斷言滿朝文武不曾參與下海走私?為何貪官汙吏得以安坐朝堂之上,駕船出海充盈府庫的商人卻要死無葬身之地?那些所謂的聖賢書,難道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許愛卿又言佛郎機人野蠻成性,不願與之交惡。朕還是不太明白,為何文明之人要畏懼野蠻之人?難道說不講理要比講理更容易讓人畏懼?朕雖然沒讀過太多聖賢書,卻也懂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道理。”

  古人說有理走遍天下,這句話其實不完全,可能是口口相傳之間被遺漏了一部分。按照洪濤的理解,這句話應該是:拳頭大還有理才能走遍天下。

  就拿今日的御前會議為例,如果自己手裡沒兵還搞不來錢,無法拉攏勳貴,不能分化文官集團,再有道理也是枉然,半個字聖旨都出不了宮,更沒人願意執行。

  但是當皇帝拳頭最大錢還最多的時候,即便指著鼻子罵官員們的八輩祖宗,他們也沒人敢回嘴,有意見忍著,合理不合理都無所謂了。https:/

  左都御史許弘綱被皇帝臭罵了一頓,還句句在理,一時間又想不出回應的理由,只能低著頭不吱聲了。在座的官員們要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不就在使勁兒琢磨該怎麼反駁皇帝的理論,全都沒了聲。

  “不知陛下意欲如何?”但總不吱聲也不是個事兒,做為資格最老的本朝元老之一,戶部尚書趙世卿不得不站出來化解尷尬局面。否則真把皇帝惹毛了,左都御史怕是又得換一位更年輕激進的了。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趙愛卿以為呢?”話說到這個份兒上洪濤也就不再裝了,胖臉上的橫肉一聳,衝著戶部尚書露出個呲牙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