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34 血色之夜


                 事實證明聰明人不光有還挺多,但自打市舶司開始發放勘合不到一個半月,這些聰明人裡就有九成全偃旗息鼓了。市舶司和督餉館的人是看不見,但黑帆船來了。

  它們不定期出現在呂宋到福建的兩條航道上,碰上回來的船隻就檢查,只要發現裝載的貨物和白銀比例不對,一個錢字也不提,當場把人全綁了押到福州碼頭,跪成一長串挨個用尖尖的利刃捅死,貨物銀兩充公,船讓市舶司拍賣。

  任你是誰家的門路也沒用,黑衣將領說了,他叫海軍,只聽皇帝的,即便是福建布政使在船上照樣眼皮都不眨的捅死,還得多捅兩下,然後把腦袋砍下來送往京城邀功。

  說起榜樣,人們總往英雄那邊想,其實也可以是狗熊,前者叫做鼓舞,後者叫做警示。不用多,只要有一艘船被抓、一批人被殺,絕大部分聰明人就會知難而退。因為他們都聰明,知道如何趨利避害。

  林海生本來也挺聰明的,都已經安排好了小船、定好了大概時間和海域,準備也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不過他的三兒子林亮太笨,還特別軸,死活不肯聽老爹的安排。

  如果換成另外三個兒子,林海生都不用拿傢伙,光靠從小拉網扯麻繩的一雙大手,就能把小兔崽子打得找不到家門。但這次他沒動手,一個人坐在門口琢磨了半宿,居然從善如流了。

  按說老三不是小兒子,又沒什麼大出息,甚至連一次遠海都沒出過,不該這麼受重視。確實,讓林海生最終改變初衷的原因並不是疼兒子,而是黑帆船。

  林亮去年出海打魚的時候趕上大風被吹偏了方向,風停了,也找不到岸了,巧好被路過的黑帆船給撞見,二話不說連人帶船一起拖回了港口。

  自打被迫登上了兇名在外的黑帆船,林亮的眼睛就從來沒眨巴過,看著啥都新鮮。短短的幾個時辰,讓在海邊生活了二十年的小夥子恍如隔世。更巧的是,黑帆船的綱首居然是潮州府人。

  雖然潮州府屬廣東,漳州府屬福建,但兩地相距不遠,語言也差不多,當地人互相走動的也頻繁,基本能算半個老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