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215 激烈反應


                 “那薊遼保定總督的位置,萬歲爺打算由誰補上?”皇帝說得不慢,王安記得也挺快。但光記錄不成,司禮監秉筆還有替皇帝在政務上拾遺補漏的責任,空出來一個總督缺可不是小事。

  “是啊,該讓誰去呢……你和陳矩商量過沒有,誰比較適合這個位置?”這下還真把洪濤問住了,用手指敲著腦殼想了半天依舊沒有合適的人選,只能徵求王安的意見。

  “萬歲爺又在使詐了……奴婢只會遵從皇上的意思,在此等大事上怎可有自己的私念。”但王安掉鏈子了,不光沒有在關鍵時刻替皇帝分憂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真是活膩了。

  “哎呀,變聰明啦!很好,朕就願意和聰明人相處。薊遼保定總督的位置還是留給他們提名吧,好處不能全佔了,那樣就沒人願意一起玩了。”本來還是一臉愁苦的皇帝頓時變了表情,虛點著王安伸出一根大拇指。

  這幾年沒白苦口婆心告誡,身邊的人雖然談不上一心奉公卻也沒出什麼大紕漏。尤其是在使用權力方面比誰都守規矩,也比誰都謹慎小心。

  不是他們天性如此,也不是讀了多少聖賢書明白事理,更不是有每天掉腦袋的危險相逼。很簡單,想達到這種狀態只需要以身作則即可。

  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碰,幾年來自己天天都在演示。能看懂的自然會看懂,看不懂的基本也就被清理掉了。沒辦法,皇宮是政治鬥爭的最前線,不是實習車間,競爭非常殘酷,適者生存容不得半點心軟。

  “一招鮮吃遍天……可他們就是不長記性!”順利躲過了皇帝的試探,王安離開養心殿向內閣直房走去,邊走邊小聲嘀咕。

  自打皇帝登基以來,把利益互換這一招耍的飛起。消減宗室俸祿時用了、替補內閣人選時用了、京察時用了、殿試時用了,眼下任用三邊總督和薊遼保定總督依舊還是這一招。

  按說再巧妙的招數也有固定套路,總拿出來使用會降低隱蔽性,很容易被人識破,然後加以針對。通常一個招數使過之後會換另一個招數,儘量間隔更長時間再重複。